一、煤的利用率?
我国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当前,煤炭行业市场化去产能措施稳步推进。全国多省开展了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并成立了相关交易平台。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的成功落地及推行,是市场化去产能的一大创新之举。东部地区煤炭产量占比逐年下降,中部和东北地区煤炭产量逐年缓慢下降,西部地区煤炭产量得到释放,产量逐年上升。
二、2018我国煤炭消费量?
2018年全国原煤产量36.8亿吨。
同比增长4.5%,消费量增长1.0%,2018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5%。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2018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煤炭消费量增长1.0%,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9.0%,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三、2020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
日前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煤炭资源量119.64亿吨;中国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已达36.19亿吨、62665.78亿立方米。
一、产量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中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2019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0%,2020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2017-2020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是全球产煤大国,2020年中国原煤产量为38.4亿吨,较2019年减少了0.06亿吨。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在30个省区市,主要分布在华北盆地、华南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伊犁盆地、塔里木盆地、海拉尔盆地群、二连盆地群等9个盆地。
2010-2020年中国原煤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近年来,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并且取得了积极的进展,2017-2020年中国原煤日均产量不断提升,由2017年的1015.7万吨提升至至2020年的1135万吨。
2017-2020年中国原煤日均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焦炭是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比重逐年增加。2020年中国焦炭产量为4.71亿吨,较2019年产量基本持平。
2010-2020年中国焦炭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二、进口量
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尽管我国的煤炭产量已占世界的1/3,但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2020年中国煤炭进口为3.04亿吨,较2019年的3亿吨同比增长1.5%。
2010-2020年中国煤炭进口量(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三、消费量
中国已进入现代化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经济总量将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能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进步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作用更加显著,能源发展将进入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新阶段。一方面,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增长动能加快转换,粗放式能源消费将发生根本转变。能源消费进入中低速增长期。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煤炭消费量较为平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为28.10亿吨,较2018年增加了0.26亿吨。
2010-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四、勘察情况
煤炭地质勘查在中国最早起始于19世纪,由国际所派的德国地质学家与中国的地质勘测队共同对中国地质进行了探测,这算是中国地质工作的起始,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经过我国煤炭地质勘测人的不断努力,中国的煤炭地质勘察工作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建立了自己的发展制度。
四、中国煤炭平均使用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2.5%。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2%,比上年同期上升9.9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一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5.3%,比上年同期上升8.2个百分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7.6%,上升1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5%,上升6.7个百分点。
分主要行业看,一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2.5%,食品制造业为74.2%,纺织业为78.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7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66.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81.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80.3%,通用设备制造业为80.0%,专用设备制造业为82.5%,汽车制造业为78.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81.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79.3%。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