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气体报警器报警
通常是气体灭火控制盘出现问题了,看气灭盘的工作是否正常。
首先在气体盘上进行消音,气灭盘上一般会显示哪里的故障信号,根据气体盘报警信号进行维修,维修前首先做如下动作:第一,先在自动报警主机上对气体盘进行隔离;第二,拆掉气体盘与气瓶电磁阀的连接线;维修完成后,将所有线路连接好,对气体盘进行重启并复位。最后在自动报警主机上解除隔离。
2. 可燃气体报警探测器
如果燃气并没有泄漏,是报警器坏了。这个情况要先为报警器断电,接着将拆下来拿到洁净空气中做通电测试。
若报警器不再报警,可以正常检测,说明报警器有可能受烟气或蒸汽等影响而发出的误报警现象。
若报警器通电后还是响个不停,就需要重新更换燃气报警器了。
3. 防爆气体报警控制器
乙醇可燃气体探测器主机接线方法:
1、可燃气体探测器固定牢固后,将探测器的前盖(有的品牌型号产品是后盖)旋下,拧开接线螺母,取出接线孔中的防爆垫片,然后将电缆依次穿上接线螺母、垫圈、橡胶密封圈,并从接线孔穿入至壳体内。根据防爆要求,未使用到的接线孔请勿将其中的防爆垫片取出,探测器壳体及内部电路板上的所有部件请勿随意丢弃。
2、将导线按标记分别接到壳体内对应的接线端子上,检查接线正确无误后,再将壳体内多余的电缆线抽出,后将压紧螺母拧紧,压紧橡胶密封圈,抱紧电缆线(隔爆设计要求)。使用防爆软管时也可与本探测器直接连接。
3、气体报警控制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之间,布线需要注意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分线制还是总线制的,需要放几根线。这可以查看产品说明书或者向供应商咨询确认。
4、各环节连接检查无误后,将前盖旋紧。根据用户现场条件,也可先把电缆接好,再将可燃气体探测器固定。
4. 气体报警器报警值国家标准
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范围一般为5米~10米之间,其中室内为5米,室外为10米。也就是说在室内安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每隔5米安装一个,而在露天室外场所应当每隔10米安装一个固定式气体报警仪。
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GB 12358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中的相关要求规定,发生可燃气体泄漏时,应当至少在30秒~60秒之内仪器应当报警响应。
而根据一般气体泄漏的释放流速来看,可燃气体的释放量为5L/min~10L/min之间,扩散速度为0.15m/s,泄漏发生1min~1.5min内即可检测到,扣除仪器本身的响应时间30s后,扩散时间为30s~60s,由此可以得出扩散距离应当在4.5m~9m之间。
而对于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可燃气体而言,按照日本发布的关于可燃性气体及有毒气体的泄漏检测报警器的布置的规定中,室内布置的容易泄漏的高压气体设备、容易滞留可燃气体的场所,在这些设备群的周围以10m间距设一个探测器的比例计算设置探测器的数量。
在室外布置的容易泄漏的高压气体设备在邻近高压设备、墙壁及其他构筑物,在坑槽等易于滞留气体的场所等设备群周围以20m间距设置一个探测器的比例计算设置探测器的数量。上述容易泄漏的高压气体设备一般指压缩机、泵、反应器、储罐等,分析其可知,探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在室内为5m,在室外为10m。
实际上,气体泄漏的场景是很复杂的,泄漏介质、环境条件、探测器型式和布点、探测器的可靠性等因素对探测器是否能及时探测到泄漏现象都有影响。气体探测器是一种被动被动的探测仪器,只有气云飘到时才有可能被动地探测到。做探测器布点分析时,判断扩散气云可能存在的位置,对确定探测器类型和布点的位置很重要。
5. 气体报警控制器
可燃气体报警的控制器没声音原因:线路故障
可燃气体报警器使用途中显示面板不显示 原因:仪器供电电压不正常,仪器显示屏可能进水,电路板故障。 解决方法:检查保险,检查连接仪器的线路。清洁仪器电路板并晾干,确定损坏后需更换电池板,更换新的仪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