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气化器(液化天然气气化器气化能力

鑫锐电气 2023-01-19 13:21 编辑:admin 284阅读

1. 液化天然气气化器气化能力

设置低温液体出气化器的低温控制联锁点。将气体出口温度控制在5~30℃。当出口温度低于0℃时,自动切断液体泵,中止液体进入气化器。不带液体泵的气化器则发出声光报警;

设置液化气气化器水温控制联锁点。控制水温在40~60℃。当水温低于30℃时自动切断液体泵,中止液体进入气化器;

用水浴加热的液化气气化器使用前必须先将水槽的水充满,并加热到40~60℃后才能供入液体。在停气化器之前,则应先切断输液阀,热后再切断加热电源。气化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水位,及时补充水量;

工作过程中由于流量的改变,会影响气化后的温度,所以要及时调整水温;

若发生水温降至30℃以下,应检查电热管是否损坏。必要时应减少输出流量,确保气化后的温度。充装的管道发现结冰或结霜时应停止充装;

2. 液化气液化

可燃气体(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由微电脑控制系统按程序控制进入燃烧器的燃烧头内,由一次风与可燃气体混合,点火燃烧,二次风助燃,实现充分燃烧。

燃烧状况由火焰自动跟踪系统检测控制燃烧,当燃烧出现故障(燃烧室缺氧、可燃气体欠压、可燃烧气体断流、气量不足等),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供气系统的电磁阀迅速关闭,切断气电源,燃烧器自动吹扫后停机,指示故障。

3. 天然气液化技术

1959年,美国康斯托克国际甲烷公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甲烷先锋”号。

   

  1960年,1月28日至2月20日运载了2200吨的液化天然气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查理斯湖出发,航行至英国的坎威尔岛接收基地,标志着世界液化天然气工业的诞生。

 

  1960年,英国壳牌公司购买了康斯托克公司“甲烷先锋”号40%的股份。1964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座LNG工厂在阿尔及利亚建成投产。同年“甲烷先锋”号船运载着12000吨LNG开始了由阿尔及利亚至英国的LNG运输业务,使世界LNG商业贸易迅速地发展起来。

  从1964年开始,法国和英国分别每年从阿尔及利亚进口LNG4.2亿和10亿立方米。

1967年法国与阿尔及利亚达成15年供应协议,从1971年开始额外增加1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1975年每年上升至35亿立方米,1977年又签订了第二个补充协议,除了每年40亿立方米天然气协议之外,每年再购入51.5亿立方米天然气。法国在建成勒阿弗尔接收站和佛斯港接收站之后又在大西洋海岸蒙度雅建第三个LNG接收站。由于英国在北海发现了大量天然气资源,于1982年终止了购买LNG的合同。

  1988年比利时从法国蒙度雅接收站进口LNG,西班牙也在1988年建成第一个LNG接收站,1994年土耳其,1998年希腊,1999年意大利也相继建成LNG接收站。意大利进口LNG,先送到法国,再通过天然气管线送至意大利。

  在亚洲,日本东京煤气公司1969年起,大阪煤气公司1972年起,东邦煤气公司1977年起,西部煤气公司1988年起各自分别从阿拉斯加、文莱、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引入LNG,至1998年全国实现了天然气转换。目前日本已建LNG接收站22座,使用5600多万吨LNG。韩国于1986年开始进口LNG,我国的台湾也于1990年开始进口LNG,使亚洲LNG进口总量达到世界贸易量的73%,欧洲为22%,北美为5%。而LNG生产量的52%来自亚太地区,23%来自非洲,22%来自中东,3%来自美国。

4. 液化气 液化天然气

主要区别有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油改气液化气

油改气液化气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

2、液化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其沸点(-161.5℃)温度后变成液体。

二、含有成分不同

1、油改气液化气

主要组成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而且其还掺杂着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的硫化物杂质。

2、液化天然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

三、安全性不同

1、油改气液化气

油改气液化气是一种有毒性的气体,但是这种毒性的挥发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油改气液化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了10%时才会挥发出让人体出现反应的毒性。

2、液化天然气

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

5. 液化气气化器的作用

化气站得主要任务是接收、储存、汽化、输送。根据液化气站得工作任务要求,站内须设立必要得操作岗位。安装、盛装和输送液化石油气的设备及工艺管路,各岗位相互配合和制约,各工艺设备通过管路相互连接,以保证工作任务的需要。液化气站的主要作业有:装卸车、倒罐、汽化等。

压缩机装卸:(1)利用压缩机抽吸和加压输送气体的性能,将需要罐装的储罐中的气相与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升压后,输送到准备卸液的罐车中,从而降低罐装的压力,提高卸液罐车的压力;使二者之间形成。装卸所需的压差,一般为0.2,0.3Mpa;液态液化气在压差作用下流进罐装的储罐中,达到装卸液化气的目的。

(2)操作程序:

a:将卸车柱的气、液相软管分别与罐车的气、液相管结合牢固后,打开罐车气液相阀门。 B:开启储罐相与进液阀,及压缩机阀门组中阀

C:接压缩开机程序开机。

D:待罐车压力交于储罐压力0.2,0.3Mpa后,液体流入储罐,卸车设专人观察罐车液位,当降为0时,关闭罐车液相阀及储罐液相阀,关闭压缩机阀组阀。

E、开启压缩机阀门组中另组阀门,抽吸罐车气相,压缩输入储罐中,当罐车压力降至0.147至0.196MPA时,按压缩机停机程序停车。

5、关闭压缩机阀门组中的阀,关闭所相软管阀门和储罐气相阀。

G、开启罐车气,液相放散管,待软管卸压后拆除软管和接地链,角离罐,卸液过程结束。 2、压缩机倒罐:

倒罐是将个储罐的液压LPG通过压缩机倒入另一储罐倒罐的原因,一般如下: 1)储缸已到检验周期,需要定期检验;

2)储缸的安全附件损坏,需要进行修理;

3)储缸的人孔,盲板,法兰出出现泄漏或所司阀门损坏

4)充装时储缸充装量超过警戒液位。

3、汽化、分离、减压、输气:

汽化操作接直燃式汽化器的操作程序进行

减压:通常汽化为等压汽化,汽化后的压力应等于储缸的气相压力;往往高于窑炉,热处理炉等的燃气使用压力,那么需要对派给后的气相进行减压,减至满足用气用户的使用要求; 气液分离:则是为防止气化器过液或二次冷凝的液体进入后序的输气系统关保证安全。 1、储缸、安全阀等压力容器及安全部件,测量仪表的定期检验。

2、储缸的限量充装,不允许过量充装。

3、卸车前确认静电接地是否良好。

4、液化气站的防雷电措施:

接网器:高于被保护物,将雷电引向,并通过下下线和接地系统,使雷电流入大地,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

5、液化气站的防静电措施:

不同物质的分离摩擦产生静电,带有不同种电荷的物质之间就会产生放电,产生火花,而对LPG来讲,在管道中流动,也会因摩擦产生静电,如不及时导出,则静电荷的聚集将产生之达数千伏的危险电压。用传动皮带驱动的压机,也会是造成皮带带电产生往往上万伏的电位;操作人员若穿化纤衣服,也会因摩擦使人体带电。

6. 液化气的气

1、如果是一个罐子而没装上煤气灶,可以晃动它,感觉里面是否还有液体在晃动。

2、用称来称液化气罐:一般标准的15KG容量的液化气罐空罐是17KG —17.2KG。而装满罐气的充气重量应该是14.5—15KG。

3、把气罐装上燃气灶,点火观察,一般经过减压阀后,如果气量充足或罐内还有气时其正常燃烧的火苗是蓝绿色,没有发黄的火苗。如果气压不足即将没气时,火苗就显得“无力”且有黄火苗出现,直至到最后会自动熄火。

7. 液化气自然气化

液化气属易燃易爆品,当液化气罐中液化气泄漏后与氧气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只要提供一点热量,比如明火或静电(如电灯开关时的电火花),燃烧就能迅速发生,从而发生爆炸。

液化气的主要特性有:

(1)易燃易爆。比汽油等油类、天然气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液化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即使在寒冷地区,遇到静电或金属撞击时发出的细小火花,都能迅速引起燃烧。液化气加空气混合浓度2--10%,就会引发爆炸。

(2)气液态体积比值大、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液化气迅速气化为250--350倍体积的液化气气体。

(3)液态比重比水轻。像油类一样,浮于水面,约相当于水比重的一半。

(4)气态比重比空气重,约为空气比重的1.5一一2倍,所以液化石油气泄漏,极易沉积在低洼处,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5)体积膨张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温度每升高摄氏1度,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2~0.3MPa 。

(6)沸点低。一般沸点在0℃以下,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即使是冬季最冷的气温条件下,也能自然气化。

(7)闪点低。低于28℃,形成挥发性混合气体的最低燃烧温度叫闪点,闪点易发生的燃烧只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闪点是火灾的先兆。

(8)腐蚀性:液化气中的腐蚀性,主要是少量的硫化物,对钢材设备有微量的腐蚀性,对橡胶有溶化作用。

(9)可嗅性:液化气无特殊气味,为了易于察觉泄漏,在液化石油气中加乙硫醇等添加剂加臭。

(10)毒害性和窒息性:液化石油气有低毒性,当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超过1%时,就会使人呕吐,感到头痛;达到10%时,二分钟就能使人麻醉,人体吸入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时,就会发生窒息死亡。

8. 液化气液化气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在提炼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油品过程中剩下的一种石油尾气,通过一定程序,对石油尾气加以回收利用,采取加压的措施,使其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液化气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它在气瓶内呈液态状,一旦流出会汽化成比原体积大约二百五十倍的可燃气体,并极易扩散,遇到明火就会燃烧或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