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技术包括哪些?

174 2023-12-23 23:05

一、实验技术包括哪些?

实验技术如下:

1、显微镜使用,细菌抹片及革兰氏染色,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2、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3、细菌的分离、培养、移植;

4、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及生理生化试验。

除此之外,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还有显微制片、沉降菌和浮游菌的采集及测定、内毒素检测、培养基的配制、菌种的培养与繁殖等

二、wb实验技术作用?

用来检测蛋白质含量。wb是western blot的简称,可以非常灵敏的检测出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技术就业前景?

医学实验技术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可以在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事业的实验动物科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教研室、研发中心,医院的动物室、临床实验科室,医药学及生命科学动物实验室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医学实验技术主要课程 :医用化学、比较生理学、比较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论、生物工程学、实验动物生物学、管理学、比较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实验动物传染病学、寄生虫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繁殖育种学、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技术、动物实验方法学及疾病动物模型等。

四、bim技术实验步骤?

第一步:BIM软件建模

通过甲方或者业主下发的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图纸,运用相关的BIM软件建模,建模过程中确保模型的精度和准确度。

第二步:图纸审查

在运用BIM软件建模的过程中,因为BIM模型的可视化可以随时观察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确认,再根据BIM模型可出图性及自动出报表的特性,将图纸审查的汇报表格交给甲方进行相应的问题处理。

第三步:碰撞检查

建筑、结构、水暖电等专业的BIM模型建立好之后,在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BIM碰撞检查,发现各专业及专业间的碰撞点,导入冲突点汇总报告,便于提前修改或做施工指导。这一步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预留孔同的位置与各专业构件之间的碰撞。

第四步:工程量统计

通过运用BIM软件建立的模型可以包含构件的所有信息,例如尺寸、个数、价格等等,基于BIM软件的构件明细表可以直接导出材料的使用状况即使用量。此环节可以与概预算相结合进行分析,可有效的把控材料用量,物料分配,进而节约成本。

第五步:施工模拟

通过建立的BIM模型进行施工模拟,可以对施工的工序、工法以及施工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模拟,提前制定施工方案,最大程度降低施工的返工、物料浪费等现象。尤其是对于复杂的结点进行可视化模拟与分析,再配合BIM软件明细表功能,可以准确反映出施工时的用料情况,从实现限额领料,有利于成本控制。

第六步:3D交底

通过BIM软件建立的3D交底方案,摆脱了传统2D图纸的复杂性及难沟通性,并且通过BIM的3D可视化模型对复杂结点、施工难点及重点进行三维方式的表述,再配合图纸,可以让施工方案变得更加简单明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沟通交流能力,更易于项目各方掌握项目在施工的细节及时进行校队与核查。

第七步:进度模拟

通过BIM模型的可拓展能力,加入4D(时间)元素,建立BIM4D模型可以随时观察项目进度,配合项目编制project表格,实时了解各个之间点项目的状况以及该做的工序,控制项目现场的实际进度情况及现场安全等问题。

第八步:沟通交流

通过BIM软件建立的BIM模型除了在可视化上较传统2D模式有了较大提高之外,再加之BIM的参数化特点可以对BIM模型的建筑构件键入相关数据信息,可以让项目参与各方更加便于交流,在施工前就可发现问题所在并进行修改,可以更直观的讨论与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第九步:施工场地布置

通过把工程周边及现场的环境信息纳入到BIM模型之后,可以进行动态施工现场仿真,不仅直观地显示了各个静态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得现场平面布置更加合理,例如物料的摆放、车辆出入现场路线的制定、人机之间的静态与动态关系、事故高发区的警示等,大大提高现场管理效率,降低人员施工时的风险。

第十步:制作宣传视频

总结前期开展的所有BIM工作,展示作出的的成果。并通过前期BIM软件建立的模型以及项目施工管控的亮点作出宣传展示视频。

五、变压器要做哪些实验?

、变压器运行中,应经常对温度、负荷、电压、绝缘状况进行测试,其方法和内容如下:(1)温度测试,正常运行时,上层油面温度一般不得超过85°,(温升55°) (2)负荷测定,为提高利用率,对并列运行的变压器,根据每一季节的最大用电时期,对实际负荷进行测定,一般负荷电流应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75%-90%。 (3)电压测定,电压变动范围应在额定电压的5%以内。 (4)绝缘电阻的测定,应在停电情况下,用电压等级相宜的摇表对绝缘电阻进行测定,其电阻值虽不做规定,但与前一次测定值比较,不得少于上次测值的70%,并要折算到同一温度下。 (5)每1-2年应做一次预防性实验。

变压器短路阻抗愈大,出口短路电流愈小,可以通过变压器的短路阻抗,估算出短路电流的大概数值,例如,有一个用户变电所,主变压器为10KVA、630KVA,短路阻抗为5%,该变电所离电业局供电二次变电所距离为0.5Km,变压器出口短路电流为多少?解:精确的短路电流必须通过计算获得,但是大概的数值范围可以通过估算迅速获得,630KVA、10/4KVA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为36.35A,二次侧额定电流为909A。二次侧短路时最大可能出现的短路电流为:一次侧:36.35X100/5=36.35X20=727A, 二次侧:909X100/5=909X20=18180A,由于一次侧还有阻抗,但是因为离二次变电所较近,因此系统阻抗较小,一次短路电流估计在650A左右,二次短路电流估计在16000A左右。短路容量约为12MVA。

变压器线圈的极性可以用直流法测定。在变压器高压侧经过一个开关K接入1.5V或3V的干电池,干电池的正极接变压器高压线圈A端,负极接X端,在低压侧接入一个直流电压表,电压表的正极接变压器的a端,负极接x端,在开关K接通瞬间,若电压表的指针正向偏转,那么就表示A端和a端为同极性端,如果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则A端和a端为不同极性端。

1600KVA及以下容量的变压器无中性点引出线时,用线间直流电阻相互比较,即R -AB、R-BC、R-CA相互比较,其最大差值不大于2%,与以前(出厂、交接或上次)测量的结果比较,其相对变化也应不大于2%,(本次测量值换算至同一温度,其差值与以前数值之比)。当变压器有中性点引出线时,测定相电阻,相间差值一般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值一般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每次所测电阻都必须换算到同一温度下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直流电阻虽未超过标准,但每次测量的数值都有所增加,这种情况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变压器无中性点引出线,三相电阻不平衡超过2%时,则需将线电阻换算成相电阻,以便找出缺陷相,三相电阻不平衡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分接开关接触不良,分接开关接触不良反应在一两个分接处电阻偏大,而且三相之间不平衡,这主要是分接开关不清洁,电镀层脱落,弹簧压力不够等,固定在箱盖上的分接开关,也可能在箱盖紧固以后,使开关受力不匀造成接触不良。(2)焊接不良,由于引线和绕组焊接处接触不良,造成电阻偏大,多股并联绕组,其中有一两股没焊上,这时电阻偏大较多。(3)三角形连接绕组其中一相断线,测出的三个线端的电阻都比设计值打的多,没有断线的两相线端电阻为正常时的1.5倍,而断线相线端的电阻为正常值的3倍。此外,变压器套管的导电杆和绕组连接处,由于接触不良也会引起直流电阻增加。

六、变压器负载损耗实验?

关于这个问题,变压器负载损耗实验是为了测定变压器在负载条件下的损耗。变压器损耗分为铁损和铜损。铁损是由于磁通交变而在铁芯中产生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铜损是由于电流通过变压器线圈时产生的电阻损耗。在负载条件下,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都会增加,因此需要进行负载损耗实验来测定变压器的总损耗。

实验步骤:

1. 将变压器接在电源上,并连接负载。

2. 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和负载电流。

3. 记录电源电压、负载电流、电压、电流的相位差和功率因数。

4.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变压器的总损耗,包括铁损和铜损。

5. 重复实验,改变负载大小,得到不同负载下的损耗数据。

6.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变压器的负载损耗曲线,以便了解变压器在不同负载下的损耗情况。

注意事项:

1. 实验应在安全条件下进行,避免触电和短路。

2. 实验时应注意读数的精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在测量电压和电流时,应选择适当的量程。

七、变压器烘干技术?

变压器浸绝缘漆之前先要进行预烘,温度在60---80度时浸绝缘漆,浸漆滴干后再进行烘干。烘干用大小合适的容器,发热源用浴霸(远红外)或大白炽灯(200W)均可。要注意灯泡与变压器不要太近,以免烤焦。烘干时要经常查看,温度控制在100---120度左右为宜。

八、整流变压器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

1、按接线原理图连接好引线,并将变压器和控制箱可靠接地;

2、试验前,检查各部位的接线是否接触良好,并检查控制箱的调压器是否调至零位;

3、接通电源,绿色指示灯亮,按下启动按钮,红色指示灯亮,表示变压器已通电,等待升压;

4、顺时针匀速旋转调压器手柄,进行升压,并密切注意仪表指示以及试品的情况;

5、试验完毕后,应迅速将电压降至零位,并按下停止按钮,然后切断电源,解开试验引线。

九、变压器实验都做什么?

变压器的电气实验主要有

耐压,绝缘,高压,低压,防潮实验,乙炔实验,等项目、、、

十、变压器做什么实验好?

回答: 变压器可以做很多实验,但是最好的实验是变压器的各种变化规律压降实验。1. 变压器的各种变化规律压降实验是较好的实验。2. 原因:变压器是现代化工业和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设施,通过变压器可以将低压的电流升高或者降低。变压器的各种变化规律、压降等基本物理量都是电力工程工作者和电气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因此,进行变压器的各种变化规律压降实验能够更直观、更有效地学习变压器的电磁原理和应用。3. 除了变压器的各种变化规律压降实验外,还可以进行变压器的绕组测量实验、工作效率实验、感应电动势实验等等,这些实验能够更好地掌握变压器的特性和基本原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