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滑行道安全净距?

204 2023-12-25 23:45

一、机场滑行道安全净距?

近距跑道(380米)、中距跑道(760米)、准宽距跑道(915米)不同跑道间距情况下的容量、使用、规划、案例等多个方面的区别,提出了在机场规划中如何选择跑道构型的规划建议。

二、室内安装的变压器外廓距墙壁的净距是多少?

  室内的配电变压器,应考虑运行维护的安全以及通风、防火等问题。还要考虑到发展的需要。为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GB50053-1994《10KV及以下变压器所设计规范》规定:可燃油浸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应符合:  变压器容量(KVA) 100-1000 1250及以上  变压器外廓与后墙壁、侧壁净距(mm) 600 800  变压器外廓与门净距 (mm) 800 1000  可燃油浸变压器室 的耐火等级为一级,非或难燃介质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为不低于二级。  变压器室的门要向外开。室内只设通风窗,不设采光窗。进风窗设在变压器室前门的下方,出风窗设在变压器室的上方。并应有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门、窗和电缆沟进入室内的设施。变压器室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夏季的排风温度不高于45度,进风和排风的温度差不大于15度。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的挡油设施,或设有容量为20%变压器油量的存油池。

三、最小安全净距的定义及其分类?

最小安全净距是指在这一距离下,无论在正常最高工作电压或出现内、外过电压时,都不使空气气隙被击穿,对于敞露在空气中的屋内、外配电装置中有关部分之间的最小安全净距分为A、B、C、D、E五类。

四、施工变压器距塔吊的安全距离?

2、外电防护

2.1、变压器在塔吊回转半径范围内或脚手架、井字架等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距离〔6米〕时,必须制定外电防护措施,设置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在现场悬挂警示标志牌。

2.2、搭设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措施工作,应在工地高压线路架设、变压器安装后,送电前进行,严禁带电作业。外电防护必须选用绝缘材料,严禁使用导电材料。

五、地铁两个安全出口的净距多少?

20米

安全出口间距是20m,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地铁出入口多长必须有安全出口,出入口通道的长度不宜大于100m;当大于100m时,应增设安全出口,且该通道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50m。

有人值守的设备管理用房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当疏散门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时不应大于40m;当疏散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不应大于22m。设备层的安全出口应独立设置。地下车站应设置消防专用通道。当地下车站超过3层时消防专用通道应设置为防烟楼梯间。

六、钢筋间距和净距有什么区别?

间距是钢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净距是钢筋最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相同布置条件下,间距=净距+钢筋直径。

不同场景对距离的要求表述不同。

比如:为了满足混凝土浇筑时石子可以顺利通过,同时保证钢筋和混凝土能很好的握裹,一般是要求最小净距必须大于钢筋直径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而为了保证钢筋不至于过少,一般来说柱纵向受力筋要求最大间距不能过大,钢筋布置要均匀。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七、桩间距是净距还是中心距?

桩间距一般是指中心距,就是桩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如果是算刚性角时,就应该是净间距。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规定:两桩中心距不能小于2.5倍设计桩径,嵌岩桩不能小于2倍桩径。

钻孔灌注桩相临两桩间距最少保证3倍桩径(摩擦桩),或1.5倍桩径(端承桩)。

八、车辆纵横净距参数?

车速在100km/h时,横向车间距就为1.5m以上,70km/h时,为1.2m以上。

有准备的会车才能避免盲目性,避免会车在临近时心理上的慌乱和操作上的忙乱。为此,会车前要做到一看二算三慢;

九、围岩最小净距公式?

1.

对与本文理论推导有关的隧道围岩稳定性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分析,即:总结了单洞隧道围岩应力的弹塑性公式;定性的给出双洞隧道的破坏失稳过程;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从埋深、净距、围岩级别和支护条件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本文净距的确定原则:围岩体塑性区不相交、中间岩柱没产生破坏、围岩应力场基本不发生叠加.

2.

将双洞隧道中间岩柱划分为塑性区和中间核区,简化双洞隧道中间岩柱受力模型,对浅埋双洞隧道中间岩柱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得到侧压力系数λ等于1、侧压力系数λ小于1和有支护的情况下双洞隧道最小净距公式;随后引入压力拱理论改变双洞隧道压力分布形式推导出深埋双洞隧道最小净距公式.

3.

对各条件下最小净距公式中所涉及到的参数进行分析,分别得到各参数与最小净距的关系,即:双洞隧道

十、钢筋间距是指中心距还是净距?

钢筋间距的意思是指单根钢筋形心之间距离,净距一般会特别说明,净距一般在考虑构造时候才会提到,比如最小净距是为保证握裹力,有时要考虑施工因素等。

例如:

板受力钢筋的排距指底排筋与上排筋(若有)或负弯矩钢筋间的距离。

柱受力钢筋的间距指同侧钢筋之间的距离,柱受力钢筋的排距指不同侧钢筋之间的距离。

梁受力钢筋的间距是平行于水平面的某排钢筋中主筋之间的距离,排距是上下不同排钢筋之间的距离。

墙受力钢筋的间距、排距确定相当于双层板配筋竖立起来,同一钢筋帮扎网中竖向或水平钢筋之间的距离为间距,不同钢筋帮扎网之间的距离是排距。

扩展资料

钢筋间距的计算:

1、承受钢筋长度为板的长度(或宽度)减去保护层厚度在加两端各一个弯钩长度。

2、受力钢筋根数应为板的有效配筋范围长度除以钢筋间距加1,出现小数无论是否大于0.5均应进位。

3、负筋弯钩(直钩)长度一般取板厚减去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绑扎应该符合以下的规定:

1、钢筋的交点须用铁丝扎牢。

2、板和墙的钢筋网片,另须在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间隔交错的扎牢,但要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双向受力钢筋网片,须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钢筋,除了设计有要求外,箍筋应于受力筋垂直设置。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