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内电势(电容器哪边电势高)

200 2023-01-23 16:25

1. 电容器哪边电势高

我没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判断电容器两边带的电荷的方法原理上比较简单本质上就是电势相对高的一端带正电,电势低得一端带负电。具体到判断上,和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电势高,带正电;和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板电势低带负电。有时候在复杂电路中很难判断两个极板哪一个的电势高(如并联两个电阻,再在两个支路中间连一个电容器),那么就用电路的知识,算出和电容器极板相连处的节点的电势,方法如下:

1、设出零势点,一般取电源负极处的电势为零,那么电源正极的电势就是电源电动势E。

2、算出各个线路的电流,注意和电容器串联的线路上没有电流,是断路的,即便是这个线路上有电阻,上面的电势仍然处处相等,。

3、沿电流方向算出电势降,如电流流过一个电阻R那么,在R上的电势降就是IR,那么这个电阻后面的点得电势就是E-IR。

4、用3的方法算出两极板各自的电势,那么就可以比较哪一个极板的电势较高了,电势高的极板带正电荷,电势低的极板带负电荷。说的比较繁琐,这个东西确实也不太好形容。希望你能够细心读下去,能够有所收获~这个其实不是很复杂的可以到硬之城上面看看有没有这个型号有的话就能在上面找到它的技术资料

2. 电容器的电势能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拉,即:C=Q/U 。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C=εS/4πkd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定义式:

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Q^2/2C

3. 电容器电势高低怎么看

和电容有关的计算公式  1、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即:C=Q/U  

2、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C=εS/4πkd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 k则是静电力常量。 而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3、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 

 4、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5、电容器对于频率高的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减小,即容抗小,反之电容器对频率低的交流电产生的容抗大;对于同一频率的交流电电.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容抗就越小,容量越小,容抗就越大 

 6、串联分压比:电容越大分的电压越小 并联分流比:电容越大通过电流越大 

 7、当t= RC时,电容电压=0.63E; 当t= 2RC时,电容电压=0.86E; 当t= 3RC时,电容电压=0.95E; 当t= 4RC时,电容电压=0.98E; 当t= 5RC时,电容电压=0.99E;  T单位S R单位欧姆 C单位F 

 8、T时刻电压:Vt=V0+(V1-V0)*[1-exp(-t/RC)]  

4. 电容器中如何判断电势的大小

电容器容量的大小是电容的固有特征,其取决于组成电容的极板面积、极板间距离和极板间的物质的结点系数,和电容的本身的电压无关。

5. 电容器哪边电势高一些

由于没有电路图,我只能提供思路,第一种情况,由于连接着电源,所以平行板两端的电压不变,由于电容器的距离、对应面发生变化,所以电容器的电容量发生变化,在假设是平行均匀电场,利用电压和场强的关系,推导出电势的变化。

电路断开,则得到的条件是电容器两端的电荷量不变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