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容器的电势差
我觉得电容器串联在电路中时每个电容器极板上带的电荷并不相等。
首先对于一个充好电的电容器,因为电源的作用,一个极板上带了一定量的正电荷,另一个极板带了等量的负电荷,这时两极板各有一个电势,因为正极板带有正电荷,所以相对于无穷远处,极板有一个正的电势(假设是+5V),而负极板带有等量负电荷,所以相对于无穷远处有一个负的电势(应该就是-5)两个极板的电势差就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按照假设应该为10V)。
2. 电容器的电容量
C=Q/U C是电容量[μF,电容上一般都标明的1F=1000000μF]U是电压[伏特]Q就是电量了 ^^自己算吧另: C=εs/4πkd[决定式]C是电容量[μF]ε是介电常数[真空为1]s是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平方米]π=3.141592653589k=9乘十的九次方d是电容极板的距离[米]
3. 电阻的用途
电阻用途:阻碍电流通过作用:在电路中起分压、降压、限流、负载、分流、区配等作用电容电容是一种储能元件,隔直流通交流作用:在电路中起滤波、耦合、旁路、调谐和能量转换等作用电感作用:在电路中有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电容器的分类按容量分:固定电容器、可调电容器、半可调电容器按介质分:金属化纸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独石电容器、薄膜介质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绝缘性能好,可以制成高压电容器;介质损耗小,因此在高频电路中多采用瓷介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空气和真空电容器等对于反相器而言,输入为“0”输出为“1”,也就是输入为低电平,输出为高电平连接电解电容应注意有正负极希望我回答的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4. 电容主要三种作用
电容一般,可以,滤波,储能,降压,还要看是什么电容,用在那里
拓展资料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
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 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
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电容与电容器不同。电容为基本物理量,符号C,单位为F(法拉)。
通用公式C=Q/U平行板电容器专用公式:板间电场强度E=U/d ,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C=εS/4πkd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
5. 电容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所谓电容,就是容纳和释放电荷的电子元器件。可以理解为绝缘的两边有电荷,挡住之后攒起电来。
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当然还有整流、振荡以及其它的作用。
另外电容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两块正负电极和夹在中间的绝缘介质组成。
应用于电源电路
,实现旁路、去藕、滤波和储能的作用。
旁路
旁路电容是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储能器件,它能使稳压器的输出均匀化,降低负载需求。就像小型可充电电池一样,旁路电容能够被充电,并向器件进行放电。为尽量减少阻抗,旁路电容要尽量靠近负载器件的供电电源管脚和地管脚。这能够很好地防止输入值过大而导致的地电位抬高和噪声。
去藕
从电路来说,总是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耦合。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
将旁路电容和去藕电容结合起来将更容易理解。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藕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 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F 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
总的来说旁路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3)滤波
从理论上(即假设电容为纯电容)说,电容越大,阻抗越小,通过的频率也越高。
但实际上超过1uF 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
但实际上超过1uF 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
但实际上超过1uF 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
所以一般你都会看到有一个电容量较大电解电容并联了一个小电容,这时大电容通低频,小电容通高频。
电容的作用就是通高阻低,通高频阻低频。电容越大低频越容易通过,电容越小高频越容易通过。
4)储能
储能型电容器通过整流器收集电荷,并将存储的能量通过变换器引线传送至电源的输出端。电压额定值为40~450VDC、电容值在220~150000uF 之间的铝电解电容器(如EPCOS 公司的 B43504 或B43505)是较为常用的。根据不同的电源要求,器件有时会采用串联、并联或其组合的形式,对于功率级超过10KW 的电源,通常采用体积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电容器。
2、应用于信号电路
,主要完成耦合、振荡/同步及时间常数的作用:
1)去耦
举个例子来讲,晶体管放大器发射极有一个自给偏压电阻,它同时又使信号产生压降反馈到输入端形成了输入输出信号耦合,这个电阻就是产生了耦合的元件,如果在这个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容,由于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对交流信号较小的阻抗,这样就减小了电阻产生的耦合效应,故称此电容为去耦电容。
2)振荡/同步
包括RC、LC 振荡器及晶体的负载电容都属于这一范畴。
3)时间常数
这就是常见的 R、C 串联构成的积分电路。当输入信号电压加在输入端时,电容(C)上的电压逐渐上升。而其充电电流则随着电压的上升而减小。电流通过电阻(R)、电容(C)的特性通过下面的公式描述:
i = (V/R)e-(t/CR)
最后说下电解电容的使用注意事项:
1、电解电容由于有正负极性,因此在电路中使用时不能颠倒联接。在电源电路中,输出正电压时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输出端,负极接地,输出负电压时则负极接输出端,正极接地.当电源电路中的滤波电容极性接反时,因电容的滤波作用大大降低,一方面引起电源输出电压波动,另一方面又因反向通电使此时相当于一个电阻的电解电容发热.当反向电压超过某值时,电容的反向漏电电阻将变得很小,这样通电工作不久,即可使电容因过热而炸裂损坏.
2、加在电解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允许工作电压,在设计实际电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留有一定的余量,在设计稳压电源的滤波电容时,如果交流电源电压为220~时变压器次级的整流电压可达22V,此时选择耐压为25V 的电解电容一般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假如交流电源电压波动很大且有可能上升到250V以上时,最好选择耐压30V 以上的电解电容。
3、电解电容在电路中不应靠近大功率发热元件,以防因受热而使电解液加速干涸.
4、对于有正负极性的信号的滤波,可采取两个电解电容同极性串联的方法,当作一个无极性的电容.
6. 如何测量电容的好坏
1、接入交流电来检测
用220V交流电直接接上,可以先接一极,用另一条电源线碰触另一电容脚。如果在碰触时有明显的不大的火花,就可以肯定此电容有充电,也就是说此电容没坏。
2、用指针式万用表或数字表的测电容档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也可以用数字表的测电容档。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容好坏时,一般用R ×1K档,将表笔分别接上电容的两极。
万用表指针将摆动,慢慢恢复到零位或零位附近,说明电容器是好的。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指针向00方向摆动的越慢。如果接上后,指针不动,显示的阻值很少并不动,说明电容已损坏。
3、用数字万用表来检测
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将数字万用表拨到合适的电阻档,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容器的两极。这时,显示值将从0开始逐渐增加,直到显示溢符号“1”。如果始终显示0,说明电容器内部短路。如果始终显示溢出,说明电容器内部极间开路,或者选择的电阻档不合适。
4、用万用表电容档测量
在使用万用表的电容档进行测量时,把功能开关调到20uF或200uF档,表笔在中间两个孔中,表笔分别去测电容两极,这时会显示容量大小。注意,已使用过的电容,在测量前必须先放电。
选择电阻档的原则:电容器容量较大时,选用低阻档;电容器容量较小时,选用高阻挡。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