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极间电压(电容器极板间电压)

82 2023-02-02 20:03

1. 电容器极板间电压

电容器是两个极板中间加绝缘介质形成的。所以在直流电路中,通电状态下是断路,没有压降,所以两端电压不变。断开后,由于没有放电器件,电荷没有通道释放,所以电量就不变了。

2. 电容器极板间有电流吗

首先向更正下,充电过程中没有正电荷参与! 学了电容之后你会发现电流的产生不一定非要回路。 电池放电跟电容充、放电的电流是不太一样的。 我们知道电池放电必须有回路才行: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导线通过用电器后回到电源负极。【对于直流电源,其放电电流通常恒定】 对于电容器,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当一个极板接电源正极(我们称为正极板),一个极板接电源负极(我们称为负极板)。充电过程是这样的:正负极板有了电压差,形成电场。

在电场力作用下,自由电子会沿着导线(电容器内部是断开的)向负极运动并聚集在负极板上【此过程中并没有某些人说的正电荷产生】,因此负极板带负电。

对于正极板,由于自由电子都搬家去了负极板而带上了负电(相当于正极板带正电荷,注意是 相当于)。 下面看充电电流的方向:由于只有自由电子移动,从正极板到负极板。因此充电电流的方向跟自由电子方向相反,所以从外面看是由负极板经过电源回到正极板!

3. 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是多少

当电容器接通电源以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与电源正极的自由电子将经过电源移到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极板下,正极由于失去负电荷而带正电,负极由于获得负电荷而带负电,正负极板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所以开始电流最大,以后逐渐减小,在电荷移动过程中,电容器极板储存的电荷不断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时电荷停止移动,电流为0。

4. 电极板之间的电容

、固体电介质。常用的固体电介质材料是电容器纸,具有的浸渍性能是比较好的,因而被广泛使用。另外,还有一种塑料薄膜,生产技术也越来越娴熟,质量也是不错的。

2、液体电介质。在电容器内,是充当浸渍剂使用的,可交好的填充固体电介质所产生的空隙,将放电特性及其散热条件进行改善。

3、电极材料。用于电容器内部的电极材料,大多数都是铝箔,而在并联的低压电容器内,常用金属化的方法,作为电极使用。不过,铝箔的性价比会更高些。

5. 电容器极板间电压不变

因q=UC,式中q为电荷量;U为电压;C为电容,从上式看出,决定电压的因素在于电容和电荷量.而跟电容有关的是电容器极板的面积、两极板间的距离以及电容器中介质的介电系数(由介质的性质决定). 如果一只电容器两极板间所加电压高到某一数值时其介质中的实际电场强度大于它所允许的电场强度,这时介质就会击穿。

该电场强度叫做介质的击穿电场强度;这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叫做击穿电压。就是说,电容器耐压有限制,耐压高低由介质决定。你说的那种电容器标称电压一定,也就是它的介质只允许它承受一定的电压。

6.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

如果电源只和电容容器两个极板相连,因为电容器直流电阻是无穷大(断路)电容器充电完毕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所以,如果电源只和电容容器两个极板相连,电容器两端电压是路端电压也是电源电压

电容的电阻是非常大的,一般认为断路,所以很多题目中,电容两端电压等于电路的路端电压

7. 电容器极板带电情况

如果电压不超过击穿电压,则电容器极板带电,中间为电场,贮存电场能。

8. 电容器极板间电压计算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得: 电容器的带电量 Q=CU=200×10-12×100C=2×10-8C.将两板间距离减半,即d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知C变为原来的2倍,即C′=2C=400μF.断开电源后,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由C=可知,板间电压变为原来的一半,即为50V.答:电容器的带电量是2×10-8C;断开电源后,将两板距离减半,两极板间电压为50V.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