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容电压互感器作用
采用电容器组实现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在补偿装置中要装设放电装置,因为电容器是储能元件, H0013FNL 当电容器从电源上断开后,极板上蓄有电荷,因此两极板之间仍有电压存在。
如果电容器组此时重合闸,很可能使电容器承受两倍以上的额定电压峰值,这对电力电容器很不利,所以电容器组在每次分闸后,必须立即放电。
如果通过电容器组本身的绝缘电阻进行自放电,则自放电的速度是很慢的,理论上是无穷大才能完成;而一般要求放电时间应不大于30s,显然自放电的速度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加装放电装置。
当电压在1kV以下时,可采用电压为22oV白炽灯作为电容器组的放电电阻,用两个15~1o0W白炽灯串联,然后接为三角形接线。当电压超过1kV及以上时,将有单独开关的电容器组,可用电压互感器TV作为放电电阻。
经专用的放电电阻放电后,由于部分残存电荷一时未放尽,工作前仍应进行一次人工放电。放电时,戴绝缘手套后先将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导电杆碰撞,直至无火花及无放电声响为止,接着用短路线将电容器两端对地短接,然后再进行工作。
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压互感器谐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当电压互感器的电容和电感达到一定数值时,会发生谐振现象,导致电压互感器输出的信号失真或者丧失精度。
电压互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高电压的电气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场感应原理,将高电压信号转换为低电压信号输出。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容和电感等因素的存在,电压互感器的输出信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电容和电感达到一定数值时,会发生谐振现象,导致输出信号失真或者丧失精度。
为了避免电压互感器谐振现象的发生,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合适的电容和电感数值,以确保其不会发生谐振现象。
2. 在电压互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增加阻抗匹配网络,以减少反射和干扰。
3. 在电路中加入衰减器或者滤波器等元件,以降低谐振峰值和消除谐振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压互感器的设计、选型和应用时,应该充分考虑谐振现象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同时,在使用电压互感器时,也应该注意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期稳定性。
三、电容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结构
电压互感器(Voltage Transformer,VT)是一种用于测量高电压的电气设备。它通常被用于将高电压降低到可测量范围内的低电压信号。以下是4只电压互感器的原理:
1. 串联型电压互感器:串联型电压互感器是一种通过将高压线圈串联到高压线路上来实现降低电压的装置。当高压线路上有电流流过时,它会在高压线圈中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通过铁芯传导到低压线圈中,从而在低压线圈中产生相应的电势差。
2. 并联型电压互感器:并联型电压互感器是一种通过将低压线圈并联到高压线路上来实现降低电压的装置。当高压线路上有电流流过时,它会在铁芯中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同时穿过高、低两个线圈,并在低压线圈中产生相应的电势差。
3. 间隔型电压互感器:间隔型电压互感器是一种通过将两个绕组分别放置在高、低两个绝缘环之间来实现降低电压的装置。当高、低两个绕组之间有变化的交流信号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并在次级绕组中诱导出相应的交流信号。
4. 共模式型电压互感器:共模式型电动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串联型或并联型变换器,在其中次级绕组与地面相连。这种类型的变换器主要用于浮地系统或其他需要对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保护等操作时使用。
四、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接线方式
电容器接电压互感器放电的原理是当电容器接通电源以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与电源正极相接电容器极板的自由电子将经过电源,移到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极板下,正极由于失去负电荷而带正电,负极由于获得负电荷而带负电,正,负极板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所以开始电流最大,以后逐渐减小。
五、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结构
答:
电容补偿柜取样互感器补偿的最大电流来选择配的。
考虑到三相负载可能不平衡,额定电流可能超过200 A.因此,应使用150/5电流互感器
400KVA变压器补偿电容柜是200KVar取样电流互感器要配300/5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大电流变为小电流,便于计量。补偿柜内的互感器是用于补偿电流的记载,因此,按照你补偿的最大电流来选择,比如30KVAR的电容额定补偿电流为41.7A,柜内共10组,你就要选择500/5的互感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