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压变压器绕线方法?
低压变压器线圈大致有五种绕线方法:
(1)一层密绕:布线只占一层,紧密的线与线间没有空隙。整齐的绕线。
(2)均等绕:在绕线范围内以相等的间隔进行绕线;间隔误差在20%以内可以允许。
(3)多层密绕:在一个绕组一层无法绕完,必须绕至第二层或二层以上,此绕法分为三种情况:
a、任意绕:在一定程度上整齐排列,达到最上层时,布线已零乱,呈凹凸不平状况,这是绕线中最粗略的绕线方法 。
b、整列密绕:几乎所有的布线都整齐排列,但有若干的布线零乱(约占全体30%,圈数少的约占5%REF)。
c、完全整列密绕:绕线至最上层也不零乱,绕线很整齐的排列着,这是绕线中最难的绕线方法。
(4) 定位绕线:布线指定在固定的位置,一般分五种情况 :
a、密绕指定点绕线;
b、均匀疏绕指定点绕线;
c、密绕指定侧绕线(出线侧);
d、密中绕;
e、密绕指定侧绕线(相对侧)。
(5)并绕:两根以上的WIRE同时平行的绕同一组线,各自平行的绕,不可交叉。此绕法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
a、同组并绕;
b、不同组并绕;
c、多组并绕;
d、不同组或同组双并绕。
二、绕线模具怎么使用?
绕线模具的使用方法如下:1. 首先,将要绕线的物体放置在绕线模具上,并确保稳固固定。2. 确保线材已准备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线材材质和规格。3. 将线材固定在绕线模具上,并根据需要调整绕线的起始位置。4. 开始绕线,逐渐转动绕线模具,使线材均匀地缠绕在物体上。5. 当完成绕线时,将线材剪断,并固定绕线的末端,确保线材不会松脱。绕线模具的使用能够方便、快速地在物体上进行线材的绕制,并且可以确保绕线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这对于一些需要精确绕线的领域尤为重要,如电子元器件制造、电路布线等。同时,使用绕线模具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出错率,节省时间和成本。
三、低压互感器绕线方法?
互感器原理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
首先应根据负荷的大小确定互感器的倍率,然后将一次线按要求从互感器的中心穿绕,注意不能以绕在外圈的匝数为绕线匝数,应以穿入电流互感器内中的匝数为准。如最大变流比为150/5的电流互感器,其一次最高额定电流为150A,如需作为50/5的互感器来用,导线应穿绕150/50=3匝,即内圈穿绕3匝,此时外圈为仅有2匝(即不论内圈多少匝,只要是从内往外穿,那么外圈的匝数总是比内圈少1匝的,当然如果导线是从外往内穿则反之),此时若以外圈匝数计,外圈3匝则内圈实际穿芯匝数为4匝,变换的一次电流为150/4=37.5A,变成了37.5/5的电流互感器,倍率为7.5,而在抄表中工作人员是以50/5、倍率为10的电流互感器来计算电度的,其误差为:(10-7.5)/7.5=0.33即多计电度当用户负荷变更须变换电流互感器变比时,首先应对互感器进行效验,确定互感器的最高一次额定电流,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变比与匝数的换算。如一个最高一次额定电流为150A的电流互感器要作50/5的互感器使用,换算公式为一次穿芯匝数=现有电流互感器的最高一次额定电流/需变换互感器的一次电流=150/5=3匝即变换为50/5的电流互感器,一次穿芯匝数为3匝。可以以此推算出最高一次额定电流,如原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50/5,穿芯匝数为3匝,要将其变为75/5的互感器使用时,我们先计算出最高一次额定电流:最高一次额定电流=原使用中的一次电流×原穿芯匝数=50×3=150A,变换为75/5后的穿芯匝数为150/75=2匝即原穿芯匝数为3匝的50/5的电流互感器变换为75/5的电流互感器用时,穿芯匝数应变为2匝。
再如原穿芯匝数4匝的50/5的电流互感器,需变为75/5的电流互感器使用,先求出最高一次额定电流为50×4=200A,变换使用后的穿芯匝数应为200/75≈2.66匝,在实际穿芯时绕线匝数只能为整数,要么穿2匝,要么穿3匝。当我们穿2匝时,其一次电流已变为200/2=100A了,形成了100/5的互感器,这就产生了误差,误差为(原变比—现变比)/现变比=(15—20)/20=--0.25即—25,也就是说若还是按75/5的变比来计算电度的话,将少计了25的电量。而当我们穿3匝时,又必将多计了用户的电量。因为其一次电流变为200/3=66.66A,形成了66.6/5的互感器,误差为(15—13.33)/13.33=0.125即按75/5的变比计算电度时多计了12.5的电度。所以当我们不知道电流互感器的最高一次额定电流时,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变比更换的,否则是很有可能造成计量上的误差的。
四、变压器绕线教程?
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 一、三相绕组的连接方法 常见的连接方法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
以高压绕组为例,星形连接是将三相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结为中性点,把三相绕组的首端分别引出,画接线图时,应将三相绕组竖直平行画出,相序是从左向右,电势的...
五、变压器绕线时?
匝间短路产生的原因:
1:漆包线质量差,特别是细导线,导线标准中允许有针孔点,绕线时容易产生短路。
2:绕线时漆包线损伤,如漆膜受损、被刮,打结等。
3:焊点垫纸被压破或焊点移位。
4:引出线或焊点有毛刺,压破绝缘层。
5:使用铜屏蔽时,层间绝缘未垫好,使用屏蔽层首尾相碰。
6:浸漆时绝缘漆选用不当,其溶剂对漆包线有腐蚀或绝缘漆收缩应力大,干燥时线圈收缩,引起短路。 匝间短路的检测: 1:变压器应进行老化感应试验,其频率最好选用400Hz. 2:采用脉冲比较法检测。用高压方波施加于变压器绕组两端,比较两个线圈的衰减。 3:测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当铁芯损耗合格,而空载损耗增大时说明线圈有短路现象。
六、变压器怎样绕线?
1》先绕初或次级线圈均可,通常选绕初级线圈后绕次级线圈,因为次级线圈的线径相对较大,绕在外层使机械性能更为可靠。
2》初级线圈负载电压较高,尽量顺排绕向,线径偏小难以顺排绕时应尽量不要绕组匝数过大重叠,以免前、后绕组的电压差过大容易击穿短路。可以多层绕制,层与层之间应塾白腊纸作为绕组间的绝缘。
3》初、次级之间应用青壳纸或单面薄膜绝缘纸绕2层或3层加强绝缘。变压器的最基本型式,包括两组绕有导线之线圈,并且彼此以电感方式称合一起。当一交流电流(具有某一已知频率)流于其中之一组线圈时,于另一组线圈中将感应出具有相同频率之交流电压,而感应的电压大小取决于两线圈耦合及磁交链之程度。
七、变压器绕线口诀?
变压器绕线的口诀:
(1)一层密绕:布线只占一层,紧密的线与线间没有空隙。整齐的绕线。
(2)均等绕:在绕线范围内以相等的间隔进行绕线;间隔误差在20%以内可以允许。
(3)多层密绕:在一个绕组一层无法绕完,必须绕至第二层或二层以上,此绕法分为三种情况:
a、任意绕:在一定程度上整齐排列,达到最上层时,布线已零乱,呈凹凸不平状况,这是绕线中最粗略的绕线方法 。
b、整列密绕:几乎所有的布线都整齐排列,但有若干的布线零乱(约占全体30%,圈数少的约占5%REF)
八、变压器绕线原理?
把磁环固定,导线穿过磁环交给机械臂,机械臂一次性就把需要绕制的数长度拉够,再来到磁环始端,导线第二次穿过磁环,交给另一卡子暂时固定,机械臂再回到端卡住导线,再进行第二次循环,导线第三次穿过磁环,往复循环就绕好了。
环型绕线机由机头、夹具、机座等三大部份组成,且与平形绕线机不一样是,同一款机头在更换不同规格的储线环之后才能适用不同的线径、绕制不同内径的产品,同时夹具也有相应的夹持范围。
总的说来,环型绕线机不但生产的产品与平绕机完全不同,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耗费用也大为增加。平绕机一旦购置,一般只产生制作不同制具的费用,而环型绕线机购置后,根据生产产品的线径、大小不同需更换不同储线环及支撑轮,由于铜线始终从储线环一侧滑出(皮带式和边滑式),储线环受力不均,经过一定时间后需更换储线环及支撑轮方可继续生产!当然,环型线圈的附加价值比平绕的高出不少,完全可以承受这部分费用。
九、变压器绕线工艺?
1、三年以上变压器/电抗器绕线同岗工作经历,干式变压器线圈的绕制。
2、能够看懂图纸进行作业,会操作绕线机机,高低压卷绕。3、有移相整流变压器绕线经验。变压器绕线方法: 1、密绕:密绕就是线与线之间紧密的靠在一起,在绕制中线不可分层和交叉等现象,例如密绕一层时不允许有第二层出现,不允许有线与线之间有缝隙和交叉等现象。2、均绕:均绕就是线与线之间距离大致相等,绕满整个绕线区域,起收线要靠近端控胶带,但不允许上端控胶带。3、并绕:两根以上的WIRE同时平行的绕同一组线,各自平行的绕,不可交叉,不可将收线挂错脚位,进出线要成直角。十、CD变压器绕线?
分层绕线,两边留空距离,然后放在预成型的模具里,环氧灌封,最后脱模。就是照片的效果。在留空绕线是两边是需要固定的,所以不用担心线会跑出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