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核相定相原理?

64 2024-01-05 15:47

一、互感器核相定相原理?

核相只需判断两条线路是同相或异相,定相需判断一条线路的三相导线那根是A相、哪根是B相、哪根是C相。

核相和定相均可使用核相仪进行判别,定相需要已知A、B、C三相的线路作为参考,就像钟表的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参考一样,核相则不需要。

二、固定相和流动相概念?

固定相就是用来分离物质的,流动相就是载体,将物质带到固定相里并通过固定相的流体。 拿液相来举例。 流动相是配置出来的液体溶剂,泵是心脏,负责抽取流动相,推动系统的。然后流动相带着进样器注入的样品,流过色谱柱。所以说流动相是载体。

三、变压器怎么核相?

核相是指在变压器中将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相序进行匹配,确保变压器正常运行。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核相方法:

首先,确定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相序。通常,高压侧的相序由供电系统确定,而低压侧的相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高压侧和低压侧分别选择一个相作为基准相。通常选择高压侧的A相或者低压侧的A相作为基准相。

将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基准相连接起来,确保它们的相序一致。

使用相序仪或者相序灯等工具检测其他相与基准相之间的相位差。如果相位差为正,表示相序正确;如果相位差为负,表示相序错误。

如果发现相序错误,可以通过交换高压侧或低压侧的两个相来进行调整。例如,如果高压侧的B相和低压侧的C相相位差为负,可以将高压侧的B相和C相交换位置,然后重新检测相位差。

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到所有相之间的相位差都为正,表示相序匹配成功。

请注意,在进行核相操作时,务必确保安全,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四、两台变压器间定相(核相)是为了核定(_)是否一致?

1,一般是弹簧储能机构,通过电机拉伸弹簧,断路器分闸合闸时通过弹簧释放的能量驱动。每次合闸完毕后再启动电机储能。

2,核相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确定两路进线相位一致,相序为正。用万用表直接测量二次侧同一相电压,同时测量两路的A相,因为正常情况单相对地电压大小一样,如果测量这两路的同一相电压为0则表明相位差为0,相位一致,再测量另外两相确定三相相位一致。

五、高低压定相手持核相仪使用说明?

核相仪使用方法

1.把表头垂直安装在三角架上。使表针指示接近或等于零,将连接线按相同色别接于测试杆与仪表中,并将接地线接地,保证接线正确、良好。

2.将两杆分别接向相对应的两侧线路。

当高压核相器的仪表指示接近或为零时,则两相为同相;若高压核相仪的仪表指示较大时,则要多反复几次,确保准确无误后方能并列。

3.高压核相仪作为验电器使用时,将其中一杆接向任何一根线,另一杆接地或接向另一相线,若高压核相仪的仪表指示较大时则线路有电,反之则无电。

六、低压相序怎么定相?

低压定相可以用相序仪,可以先选定A相后测另2相,滞后120度的为B,超前120度的为C相。

七、求教变压器的相量图?

八、电力线路如何测定相位和相序?

  测量相序的方法:  测量相序时,对于380V及以下的系统,可采用量程合适的相序表直接测量。对于高压系统,采用电压互感器在低压测进行测量。  测量相位的方法:  测量相位,是在有电磁连接的同一系统并列或环接、主变压器并列、以及新线路投入时不可缺少的试验项目之一。测量相位的目的在于判断相位和相序,防止由于彼此不一致,在并列时造成短路或出现巨大的环流而损坏设备。

九、35kv线路高压核相和低压核相?

35kv线路高压核相和纸压核相,现在有核相器,不管是高压还是低压都很好办,过去没有核相器,35kv线路要用一个35kv的电压互感器输出端接一个电压表,输入端接两根线分别由两个人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用35kv后绝缘棒棒头掛上线分别试验,互感器输出端的电压表测量时没有电压的这两相就是同相。低压用电压表直接测量没有电压的就是同相。

十、什么是固定相与流动相?

在色谱法中,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

运动的一相(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mobile phase)。

固定相,柱色谱或平板色谱中既起分离作用又不移动的那一相。固定相的的选择对样品的分离起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色谱采用不同的固定相,如气-固色谱的固定相为各种具有吸附活性的固体吸附剂;气-液色谱的固定相是载体表面涂渍的固定液,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为各种键合型的硅胶小球,离子交换色谱中的固定相为各种离子交换剂,排阻色谱中的固定相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凝胶等等。

色谱过程中携带待测组分向前移动的物质称为流动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