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煤的工艺性质 ①粘结性。指烟煤在受热时本体粘结或与外加惰性物质粘结的能力,它是评价工业用煤特别是炼焦煤的主要指标。实验室测定方法有粘结指数、坩埚膨胀序数、罗加指数等。②结焦性。指在模拟工业焦炉条件下,或在半工业性试验焦炉内,煤结成焦炭时的性能,实验室测定方法有奥亚膨胀度、胶质层指数、葛金焦型等。③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它是评价燃料煤的主要指标。根据计算时燃烧产物中水的状态不同,有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之分,包含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冷凝潜热的,称为高位发热量,不包括水蒸气冷凝潜热的,称为低位发热量。④反应性。又称活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与不同气体介质如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氢气作用的气化反应能力。⑤热稳定性。指气化、燃烧用煤在加热时块度变化的性质。⑥焦油产率。是评价煤和油页岩炼油适宜性的指标,通常采用铝甑低温干馏法测定。⑦可选性。是反映煤在洗选过程中,除去其中矿物质的难易程度。它是将各级粒度的煤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经浮沉试验而确定的。⑧灰熔点和熔融灰的粘度。将煤灰制成三角锥体,放在高温炉中,在一定气氛下加热,观察灰锥形状的变化,从而测定变形温度T1、软化温度T2和流动温度T3,其中T2表示煤灰熔点。熔融灰的粘度用高温粘度计测量。
2. 煤的粘结指数测定
中国标准(GB5447–85)规定了烟煤粘结指数的测定方法。其要点是将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强度,即对抗破坏力的大小表示试验煤样的粘结能力。
粘结指数按下式计算: G=10+[(30m1+10m2)/m] 式中:G—粘结指数; m—焦化处理后焦渣总量,g;
m1—第一次转鼓试验后$筛上部分的质量,g; m2—第二次转鼓试验后$筛上部分的质量,g。
3. 烟煤粘结指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
精煤化验指标包括:
一、水分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二、灰分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
三、挥发分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
四、固定碳含量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
五、发热量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
六、胶质层最大厚度
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七、粘结指数
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
八、煤灰熔融性温度
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化的煤灰熔融性变形温度、软化温度、流动温度,常用软化温度来表示。
九、哈氏可磨指数
哈氏可磨指数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标。
十、吉氏流动度
煤的流动度是表征煤在干馏时形成的胶质体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标之一。
十一、增锅膨胀序数
增塌膨胀序数是在规定条件下以煤在增祸中加热所得焦块膨胀程序的序号表征煤的膨胀性和塑性指标。
4.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有哪些
煤炭G值是指煤炭的粘结指数,该指数会影响到炼焦过程中焦炭的结合程度,粘结指数测定是将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样,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强度,即抗破坏力的大小来表示煤样的粘结能力;
煤炭Y值指的是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主要取决于煤的性质和胶质体的膨胀及试验条件,一般煤的Y值越大粘结性越好,并且Y值随煤化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对中等粘结性和较强粘结性烟煤都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5. 测定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
煤炭G值是指煤炭的粘结指数。 粘结指数是用于评价煤的塑性的一个指标,根据煤的粘结指数,可以大致确定该煤的主要用途。 中国标准(GB5447–85)规定了烟煤粘结指数的测定方法。其要点是,将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强度,即对抗破坏力的大小表示试验煤样的粘结能力。 煤炭Y值是指煤炭的胶质层指数。 胶质层指数是指用胶质层最大厚度等特性表征煤的塑性的一种指标。胶质层指数包括胶质层最大厚度值、最终收缩度,同时还可以得到体积曲线形状、焦块特征、焦块抗碎能力。
Y值主要表征塑性阶段胶质体的数量。
它与胶质体的流动性、热稳定性、不透气性和塑性温度区间有关,对中等粘结性和较强粘结性烟煤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6.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最新国标
主要是根据煤炭的成分来划分的,煤的成分又与埋深、岩层等因素有关。所以不同的煤的号数则是表示处于不同岩层的煤炭。
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
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