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大米吗?

290 2024-07-03 21:56

一、唐朝有大米吗?

唐朝的时候已经有大米了,唐朝是古代最繁荣昌盛的王朝之一,不仅在政治和文化上成为鼎盛时代的璀璨明珠,经济上也盛行着小农经济模式。当时唐朝的北方主要吃小麦磨成粉的面食为主,北方都是吃稻米为主!

在这样的朝代中,民以食为天,繁荣昌盛的唐朝百姓在盛唐时期,主食主要分为米、卖面、野菜这三类,唐朝的百姓先期在做饭的方式上主要采用烹煮,后期热衷于煎炸,随时间的改变,主食的种类也越发丰富。

二、唐朝科技,文化,经济,军事论文?

科技: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军事  在军事上,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战绩很彪炳的朝代。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朝末群雄割据的中国。唐太宗、高宗、武后在位时又远征东西两突厥,灭高昌、收其地为州县,灭高句丽和百济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援军,又与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征战。当时唐朝在亚洲军事制度,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都是这些战绩的基础。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结果唐朝在怛罗斯战役战败,中国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和胡化。  唐朝的众多著名将领中,除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将领、郭子仪、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骈等汉族统帅外﹐异族将领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比较重要的有杂种胡安禄山、史思明、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怀光、突厥突骑施部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浑瑊和阿跌光进等。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导致府兵制改为征兵制和募兵制。安史之乱中,临时代府兵制而起的扩骑并不能抵御与节度使的兵力。自始唐朝在军事上失势: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回纥、吐蕃、南诏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纥兵来平定安史之乱,763年吐蕃军曾经占领长安达十五日,南诏军一度攻打成都并占领安南直至十国的南汉才收回。唐朝防备南昭之士兵不满又导致了庞勋之变。后来的黄巢的流寇叛乱导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争战,直至唐朝灭亡后依然未平息。经济  1.货币  唐王朝建立后,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唐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唐朝的GDP在当时的世界为348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58%  2.户口  户口是封建王朝赋税基础。650年唐朝统计户380万。705年达到615万户,3714万余口。到了开元盛世740年,户841.2871万,口4814.3609万。安史之乱前一年的754年,户达906.9254万,口达5288.0488万。安史之乱时期760年户193.3174万,其中不课户117.4592万,口1699.0386万,其中不课口1461.9587万。唐朝后期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数据难以信任。基本上在三、四百万户。  3.赋税收入  唐朝中期780年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3515.1228万贯、石(一贯=一缗),唐后期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加剧,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4.农业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新的进步。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唐朝前期,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移加上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5.手工业  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重要部门,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此外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则分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比不发达。唐朝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唐后期,南方手工业大幅进步,特别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文化艺术和宗教  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朝鲜、日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使绿宝石、胡椒、伊斯兰教先后传入中国。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有40%是唐代的作品。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较大发展。唐朝以道教为国教,王公贵族皆以道士为荣,并以《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经典开科取士。唐朝初年,高僧玄奘远赴天竺(现在的印度)取经657部,唐朝因此兴建了大雁塔来保存这些佛经。玄奘在翻译佛教经典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唐朝国情,大量吸收道教术语,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固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和祆教也随着国际交流传入中国。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佛,使得除禅宗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外交  唐朝政府对外推行的是比较开放的外交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和同为一家。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三、全球第一大最大火力发电厂?

世界最大火力发电厂,大唐的“命根子”!

内蒙古托克托电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西南距黄河取水口蒲滩拐12KM,南距准格尔大型煤田仅50KM,电厂发出的电全部供给北京,是满足北京地区安全用电的主力电厂之一,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托克托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6720MW,包括8台60万千瓦机组、2台66万千瓦机组、2台30万千瓦机组,成为全球最大火力发电厂。

每年就地转化燃煤1700多万吨,从输送燃煤转向输送电力,立足清洁能源的转化升级。距北京直线距离不足500公里,是供应北京电力的主力电厂,少了它北京的夜晚就少了三分之一的灯光,战略地位极高。

准格尔煤田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准格尔煤田总面积约为1723平方公里,煤田总储量为362亿吨。煤种为中灰硫长焰煤,热量大,是工业动力的优质煤。它储量大,质量好,又是露天煤,易开采。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二,产煤量占全国总产煤量的1/6。煤层厚,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适合露天开采。是中国优质动力煤基地。为托克托电厂源源不断地提供廉价质优的燃煤。

铁路专用线将大唐国源煤矿产的优质烟煤直运至大唐托克托电厂,减少了大量第三方,节省了资金,降低了发电成本,2019年全年发电量182.458亿度,供电170.492亿度,是大唐发电最重要的电厂也是最大的利润来源。

四、一万两在古代的购买力?

白银是古代流通最为广泛的货币之一,也可以用来衡量个人的财富实力。在纸币没有出现的年代,白银是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流通货币。

但是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状况不同,所以白银代表的价值也有所差异。而在唐朝时期,白银的价值就是非常珍贵的。

其实在唐朝早期的时候,白银还不是一种被广泛流通的货币,人们一般会使用铜币、绸缎,甚至是等价物品来进行商品交换。

黄金和白银虽然也可以充当货币来使用,但是因为它们在这个时期代表的金额过于巨大,所以在大部分的普通场合,人们很难对黄金和白银进行找零。这也就导致了它们的流通比较受限,基本上只能用来象征财富的多少。所以在唐朝,如果一个人的净资产达到一万两白银,那么就是相当富有的。

而且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唐朝时期,一年的白银产量大约为1.5万两左右,因此这时候的净资产如果能够达到一万两白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假如精确计算一万两白银的具体价值,则可以通过货币换算的方式。例如在贞观年间,当时流行的钱币是“开元通宝”,如果进行等价换算的话,一两银子的价值等于1000文钱。

但是到了唐朝后期,通货膨胀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货币也大为贬值。唐肃宗执政年间,曾经发行过一种“乾元重宝”的铜钱,价值比“开元通宝”足足缩水了一倍。那么这一万两白银,在当时又能够进行怎样的消费呢?

在古代,米价也经常被视为一种价值的换算单位,通过货币和米价之间的换算,可以体现出一个时期的消费水平。

唐朝早期的米价是五文钱一斗(约等于现在的12斤),所以一两银子就能够买到一千多斤大米,然而到了中后期,一两银子就只能买到几百斤大米了。

我们可以从这里明显看出,同样是一万两白银,在唐初的购买能力就要远远高于中后期。这也同样可以表明,一万两白银的实际价值,在唐朝早期的时候是最高的,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它便开始呈现出了逐渐贬值的趋势

五、唐朝亩产多少粮食?

334斤

在先秦时代,我国的粮食产量高不到哪里去,那么我们再以盛唐时代的数据讲。《新唐书·崔弘礼传》记载:“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河内地区是黄河两岸最早开发的区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当地的田是灌溉田,算是比较好的田地。通过记载我们得知,唐朝千顷良田的产量为8万斛,斛是古代计量单位,原定为10斗,后来改为5斗。通过一系列的取舍对比,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唐代的粮食差不多是亩产334斤,也就是167公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