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磁保持接触器(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鑫锐电气 2023-01-17 18:17 编辑:admin 96阅读

1. 磁保持交流接触器

铁芯结构不同。交流接触器线圈通入的是交流电,会产生涡流,所以交流接触器铁芯是由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装而成。而且50HZ交流电,每秒会100次过零点,零点是没有电流的,所以为了解决零点没有吸合力的问题在电磁铁芯上加有短路环。交流接触器铁芯一般为E型。

直流接触器线圈通入的是直流电,所以没有涡流和过零点的情况,所以铁芯由整块软钢制成的,一般为U型。线圈匝数不一样。交流接触器线圈匝数少,线径粗,电流大。直流接触器线圈细长,匝数特别多。

可操作频率不同。交流接触器启动电流大,操作频率最高为600次/小时。直流接触器操作频率可高达2000次/小时。触点灭弧装置不同:交流接触器采用栅片灭弧装置,直流接触器则采用磁吹灭弧装置。

2. 磁保持直流接触器

直流接触器的作用是控制直流电流。

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心,并带动触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与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交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由交流电源供电,直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由直流电源供电,另外由于通入直流接触器线圈是直流电,直流电没有瞬时值,在任意时刻有效值都是相等的,没有过零点,因此直流接触器衔铁上不用加装防止过零点电压较低产生的吸合力较小,造成接触器震动声音大等现象的短路环.

3. 磁保持交流接触器电路图

交流接触器是利用交流电磁铁原理完成触点接通和分断的,而电磁铁的磁吸力是由铁芯上的线圈通电而产生的,通电产生吸力,使动丶静触点闭合,失电则吸力消失,动触点在复位机构作用下,使动丶静触点分断。所以,这个系统中就是利用了电磁线圈的通电丶断电完成交流接触器的功能。

4. 电磁交流接触器功能

接触器的作用:

1、作为执行元件,用于接通、分断线路、或频繁的控制电动机等设备运行。由动、静主触头,灭弧罩,动、静铁芯,辅助触头和支架外壳等组成。

2、电磁线圈通电后,使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吸合,直接或通过杠杆传动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接通电路。电磁线圈断电后,动铁芯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自动返回,俗称释放,触头分开,电路分断。

3、交流接触器利用主接点来控制电路,用辅助接点来导通控制回路。

5. 自保磁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自身带的辅助触点一组为常开触点,一组是常闭触点,这两组触点的开关作用通常是保证交流接触器基本运行功能用的。

常开触点是实现交流接触器启动后的"自保"(使交流接触器连续吸合运行),原因是交流接触器启动按钮是自动复位的常开开关,按下接通电路,松手立刻复位就断开电路,把辅助常开触点并接在启动按钮两端,随交流接触器吸合时同步接通电路,启动按钮复位也不影响交流接触器连续运行。

辅助常闭触点用于两个交流接触器的"互锁",把它串接到对方控制回路中,一个交流接触器吸合时同步切断另一个的控制回路,禁止另一个启动运行。这就是交流接触器辅助触点的作用。

6. 磁保持交流接触器的作用

① 用万用表测继电器线圈直流电阻的阻值,来判断继电器是否正常。具体的检测方法是利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其量程可以根据继电器的标称值或线圈的额定电压来确定,额定电压越高,电阻值则越大,通常选择 R×100挡或 R×1k挡;将两支表笔分别接入线圈的两个引脚,若所测出的电阻值与标称值基本一致,则表明线圈状态良好;若测出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表明线圈处于开路状态。但是该方法不能测出线圈是否存在局部短路故障。

② 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检测利用万用表的 R×1挡,两支表笔分别接入常闭触点的 两个引脚,其电阻值应为 0Ω,再将两支表笔接入常开触点的两个引脚,其电阻值应为无穷大∞,接着,将继电器通电,使衔铁动作,将常闭转为开路、而常开转为闭合,再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其阻值正好与初次测量相反,则表明触点的状态良好。若触点闭合时,万用表测出的 电阻值是一个有限值,则表明该触点存在故障,需要继续检测方可使用

7. 磁保持交流接触器接线图

接触器分为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主触头一端经空开接电源,另一端经热继电器接电机;辅触头接控制线路的

通过按钮和接触器之间的动静触电互锁,也就是说正转的时候按反转按钮没有反应,主要在接触器上的常开和常闭触点上互换的,正转控制线要经过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反转要经过正转的常闭触点,注意接线包电源保持线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