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太阳能发电机(太阳能驱动斯特林发动机

鑫锐电气 2023-01-17 17:23 编辑:admin 282阅读

1. 太阳能驱动斯特林发动机

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主要由斯特林发动机、接收器、聚光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工作时,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将太阳光的能量用碟式抛物面聚光镜收集起来,并将其反射到聚光镜的焦点处,聚得集中、高温、高热流密度的热量,驱动安放在聚光镜焦点附近的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从而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通常聚光碟系统的聚光比可以达到2000以上,加热器表面工作温度维持在600 ℃-750 ℃之间,系统峰值光-电转化效率可达到25%以上。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技术,具有效率高、占地少、适于模块化组合、产业链污染小等优势,是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潜力巨大。

2. 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与太阳能板

斯特林发动机是英国物理学家罗巴特 斯特林于1816年发明的,所以命名为“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缸内工作介质(氢气或氦气)经过冷却、压缩、吸热、膨胀为一个周期的循环来输出动力,因此又被称为热气机。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外燃发动机,其有效效率一般介于汽油机与柴油机之间。目前斯特林发动机常用的热量来源有太阳能,核反应堆热量等。

3. 斯特林 太阳能

斯特林发动机是独特的热机,因为他们实际上的效率几乎等于理论最大效率,称为卡诺循环效率。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这是一种外燃发动机,使燃料连续地燃烧,蒸发的膨胀氢气(或氦)作为动力气体使活塞运动,膨胀气体在冷气室冷却,反复地进行这样的循环过程。如果气体受热膨胀结束,吸收的热量是Q1,遇冷压缩结束释放的热量是Q2,那么效率=(Q1-Q2)/Q1=1-Q2/Q1

4. 电热斯特林发动机

全球功率最大斯特林发动机040型潜艇!潜航20天可达1920海里

5. 斯特林太阳能发电装置

  斯特林发动机,又称热气机,是一种外燃(或外部加热)封闭循环活塞式发动机,即依靠外部热源对密封在机器中的气体工质加热,使其不断热胀冷缩,进行闭式循环,推动活塞做功。

斯特林发动机具有不受热源形式限制、运行噪声低、热效率高等突出优点。  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应用于碟式太阳能热电系统中,由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和太阳能聚光器相互配合,以太阳能为热源,通过一系列的热电转换装置把光能转换为电能。在石化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研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分析方法、接收器的设计等。  1分析方法   根据马提尼[1]的命名规则,斯特林循环的分析法可以分为零级分析法、一级分析法、二级分析法、三级分析法和四级分析法5类。  1.1零级分析法   零级分析法并没有对斯特林循环进行分析,而是根据斯特林发动机的实验结果引入经验因子,归纳出斯特林发动机实际功率与效率的经验关系式。该方法简单实用,一般可用于定性分析,不适合做斯特林发动机的优化设计。  1.2一级分析法   一级分析法是考虑了斯特林循环的最基本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假设热腔和冷腔工质的循环温度恒定,因此又称为等温分析法。由于一级分析法的等温假设过于理想,不符合实际情况,因而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理论误差,一般也只用于定性分析。  1.3二级分析法   二级分析法假设热腔和冷腔内的工质温度在循环的过程中是变化的。因此基于二级分析法所建的数学模型一般为常微分方程组,结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可进行数值求解。最常用的二级分析法是绝热分析法。相对一级分析法而言,二级分析法更接近实际,具有更为重要的应用价值[3]。  1.4三级分析法   三级分析法又称为节点分析法,对工质作一维流动假设,在每个节点处对工质的传热和气体动力学过程用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的偏微分方程进行描述。三级分析法解决了一级分析法和二级分析法的空间误差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1.5四级分析法   四级分析法又称为多维CFD分析法,是在三级分析法的基础上将维数增加到二维甚至是三维,其计算过程极其复杂,往往需求于商业化的CFD软件。多维CFD分析法已成功应用于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的设计,但在斯特林发动机上的应用还很不完善。四级分析法的精度比较高,作为研发的重点,随着各种辅助工具的不断改善,四级分析法终将成为斯特林循环的主要分析法。  2接收器设计   接收器是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特有的核心部件,它包括直接照射式和间接受热式。前者是将太阳光聚集后直接照在斯特林发动机的换热管上;后者则通过某种中间媒介将太阳能传递到斯特林发动机。  2.1直接照射式   太阳光直接照射到换热管上是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最早使用的太阳能接收方式。图1中的直接照射式接收器是将斯特林发动机的换热管簇弯制组合成盘状,聚集后的太阳光直接照射到这个盘的表面(即每根换热管的表面),换热管内工作介质高速流过,吸收了太阳辐射的能量,达到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从而推动斯特林发动机运转。由于太阳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以及聚光镜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加工精度问题,导致换热管上的热流密度呈现明显的不稳定与不均匀现象,从而使多缸斯特林发动机中各气缸温度和热量供给的平衡难以解决。  2.2间接受热式   间接受热式接收器是根据液态金属相变换热性能机理,利用液态金属的蒸发和冷凝将热量传递至斯特林发动机的接收器。间接受热式接收器具有较好的等温性,从而延长了斯特林发动机加热头的寿命,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在对接收器进行设计时,可以对每个换热面进行单独的优化。间接受热式接收器包括池沸腾接收器、热管式接收器以及混合式热管接收器等。  2.2.1池沸腾接收器   池沸腾接收器通过聚集到吸热面上的太阳能加热液态金属池,产生的蒸汽冷凝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换热管上,从而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管内的工作介质,冷凝液由于重力作用又回流至液态金属池,即完成一个热质循环。池沸腾接收器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适应性强,适合于在较大的倾角范围内运行,金属蒸汽直接冷凝于热机换热管,效率较高,但要求工质的充装量较大,一旦发生泄漏将非常危险。  2.2.2热管接收器   热管接收器采用毛细吸液芯结构将液态金属均布在加热表面。图2为由美国Thermalcore公司设计制造的热管接收器,受热面一般被加工成拱顶形,上面布置有吸液芯,这样可以使液态金属均匀的分布于换热表面。吸液芯结构可有多种形式,如不锈钢丝网、金属毡等。分布于吸液芯内的液态金属吸收太阳能量之后产生蒸汽,蒸汽通过斯特林发动机机换热管将热量传递给管内的工作介质,蒸汽冷凝后的冷凝液由于重力作用又回流至换热管表面。由于液态金属始终处于饱和态,使得接收器内的温度始终保持一致,从而使热应力达到最小。  2.2.3混合式热管接收器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若要连续而稳定的发电,必须考虑阳光不足时或夜间运行的能量补充问题,其解决方案有蓄热和燃烧2种。在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多采用燃料燃烧的方式来补充能量,即在原有的接收器上添加燃烧系统。混合式热管接收器就是由热管接收器改造而成的以气体燃料作为能量补充的接收器。DLR开发出了第二代混合式热管接收器(图3),该接收器设计功率为45kW,设计工作温度为700~850℃。混合式热管接收器的开发有利于提高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适应性,实现连续供电,但是由于加入了燃烧系统,使得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大大增加,同时成本大幅提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结论   对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1)分析方法主要是对实际的斯特林循环进行模拟仿真,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是二级分析法和三级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基于这两种分析法建立的模型虽然考虑到了斯特林发动机各部分状态参数的变化,但与实际工作过程还有很大差别。因此精度比较高、建立了更接近实际的CFD模型的四级分析法,将成为斯特林循环的主要分析法。  (2)直接照射式接收器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且成本低廉,但换热管内工作流体温度难以均衡,会使热机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明显下降;池沸腾接收器由于换热管与金属蒸汽直接换热,温度均匀性好,运行效率高,但是对传热机理研究相对缺乏,许多传热问题还未真正的解决;热管接收器虽然在加工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可将液态金属充装量降低到很小,同时由于对高温热管的研究资料较为丰富,给设计也带来了很大方便,运行可靠性较高;混合式热管接收器可以满足系统连续运行的需求,但由于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无论是设计制造还是实际运行中都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随着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热管式接收器以及混合式热管接收器将成为未来解决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热能接收的主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