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能发电装备安全环境要求概论
南京工业大学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好。
本专业面向光电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注重培养在光伏材料、新型电池、光电显示及发光材料与器件、传感器和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等生产和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薄膜制备技术及薄膜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应用光学、传感器原理、材料测试分析技术、太阳能光伏概论、光电信息材料、光电显示技术、光电技术、新能源材料、光源原理与设计、新型传感材料。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传感器技术与生产、电子器件、电池产业和相关工程技术及相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及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管理等工作。
南京工业大学虽然是双非院校,但其实力绝对不可小觑。根据2022年校友会大学排名,南京工业大学位列全国88名,可以说该大学进入了全国前百强。
2. 太阳能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品的使用,主要为HF、盐酸、异丙醇、双氧水等部分也会用到氨水,废气的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染不小。
3. 太阳能发电对光照的要求
不一定要在阳光下,有可见光基本就可以了.只不过产生电能比较少,它产生的电和光照强度成正比。太阳能电池板是要太阳照射才能产生电流的,在多云的天气也能产生电流,但是小于太阳照射产生的电流。
只要是白天,即使有云挡着太阳,也可以发电的。当然,太阳光直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发电量更大,也就是说,光线越强,发电量越足。光线弱些也可以发电,但发电量小。
4. 太阳能是对环境最安全的能源之一
1、优点:
(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便于采集,且无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久:根据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2、缺点:
(1)分散性: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平均说来,北回归线附近,夏季在天气较为晴朗的情况下,正午时太阳辐射的辐照度最大,在垂直于太阳光方向1平方米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有1,000W左右;若按全年日夜平均,则只有200W左右。而在冬季大致只有一半,阴天一般只有1/5左右,这样的能流密度是很低的。因此,在利用太阳能时,想要得到一定的转换功率,往往需要面积相当大的一套收集和转换设备,造价较高。
(2)不稳定性: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为了使太阳能成为连续、稳定的能源,从而最终成为能够与常规能源相竞争的替代能源,就必须很好地解决蓄能问题,即把晴朗白天的太阳辐射能尽量贮存起来,以供夜间或阴雨天使用,但蓄能也是太阳能利用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3)效率低和成本高: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技术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因为效率偏低,成本较高,现在的实验室利用效率也不超过30%,总的来说,经济性还不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太阳能利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受到经济性的制约。
(4)太阳能板污染:现阶段,太阳能板是有一定寿命的,一般最多3-5年就需要换一次太阳能板,而换下来的太阳能板则非常难被大自然分解,从而造成相当大的污染。
5. 太阳能的利用对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
优点 (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无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久:根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缺点(1)分散性: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平均说来,北回归线附近,夏季在天气较为晴朗的情况下,正午时太阳辐射的辐照度最大,在垂直于太阳光方向1平方米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有1000W左右;若按全年日夜平均,则只有200W左右。而在冬季大致只有一半,阴天一般只有1/5左右,这样的能流密度是很低的。因此,在利用太阳能时,想要得到一定的转换功率,往往需要面积相当大的一套收集和转换设备,造价较高。 (2)不稳定性: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为了使太阳能成为连续、稳定的能源,从而最终成为能够与常规能源相竞争的替代能源,就必须很好地解决蓄能问题,即把晴朗白天的太阳辐射能尽量贮存起来,以供夜间或阴雨天使用,但目前蓄能也是太阳能利用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3)效率低和成本高:目前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技术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因为效率偏低,成本较高,总的来说,经济性还不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太阳能利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受到经济性的制约。
6. 太阳能发电站对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1、光伏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的废气、废水、废料,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物;
2、光伏电站在运转中,不需要转动零部件,因此不会发生噪音污染;
3、光伏电站的运行原理是光伏伏打效应,光伏板在阳光直射下产生直流电,直流电通过串并联进汇流后进入光伏逆变器,转换为我们直接可以使用的电流和可以并入电网的电流。光伏电站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的高频交流电,没有电磁辐射,所以不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任何危害。
4、光伏电站的电缆铺设使用的是管道和桥接,一般来说不会做额外的铺设线路,就算有线路铺设的话,也使用的是隐藏结构,不会对原有的建筑和环境造成破坏。
5、太阳能电站平时运行都不需要人工维护的,只有平时偶尔光伏板上有污物的时候,需要清理掉。可以说无人值守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