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LCD(液晶显示器)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目测法
“目测法”又称“观察法”,就是检修人员通过自己的眼睛或凭借放大镜对故障显示器外观及内部电路进行观察,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
采用“目测法”的范围有:观察显示器外部有无碰伤、划痕、损坏,机器外表是否完好,按钮、开关是否齐全,内部元器件有无缺损、松动、脱落、变形、变色,PCB有无打火放电痕迹,连接线有无断裂、松脱,电源熔丝管是否熔断。
通过观察,可以直接发现已损坏的元器件,并可以对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提供线索,以便于快速查找到故障点。
使用“目测法”检查时,必须在切断显示器电源的情况下进行,并注意防静电、防机内高压,以免发生元器件损坏和触电事故。
2.电阻测量法
“电阻测量法”,就是在不带电状态下,用万用表对显示器内部电路、元器件进行检测,将实际测得的电阻值与正常值加以比较来分析和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
(1)当怀疑某一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有故障时,可从电路上将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取下,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其各个引脚之间或引脚对地正、反向电阻值,就可以判断该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的好坏。
(2)当怀疑某一电路的负载有问题时,通过检测该电路输出端的对地电阻值是否正常,就可判断该电路的负载是否有故障。例如,一般稳压电路输出的对地电阻,正常情况下应为数百欧,如果实测得其输出端电阻为无穷大或为零,则可判断该稳压电源所带的负载存在开路或短路故障。再对负载电路各元器件逐一检测,就可以查找到故障元器件。
3.测温法
“测温法”是先通电使显示器工作,当故障出现时立即断电,采用温度计或用手试探可疑部位或元器件的温度,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测温法”一般适用于以下场合:
(1)用手试探集成电路如果有烫手感,则说明工作温度过高。再进一步检测集成电路是否过载,就可以找到故障元器件。
(2)用温度计检测电源变压器温度,如果超过70℃,则为工作温度升高。进一步对变压器“二次”绕组进行检测,就可以找到故障点。
三极管在集成电路中的形状?
三极管在IC中是小长方形,三个脚的位置如中文“品”的排法
芯片检测流程?
芯片的检测流程和方法
外观检测( External Visual Inspection)
外观测试是指确认收到的芯片数量,内包装,湿度指示,干燥剂要求和适当的外包装。其次对单个芯片进行外观检测,主要包括:芯片的打字,年份, 原产国,是否重新涂层,管脚的状态,是否有重新打磨
怎样辨别IC的极性方向?
电路引脚顺序识别方法。
集成电路的封装材料及外形有多种。最常用的封装材料有塑料、陶瓷及金属三种。封装外形最多的是圆筒形、扁平形及双列直插形。圆筒形金属壳封装多为8脚、⑩脚及12脚,菱形金属壳封装多为3脚及4脚,扁平形陶瓷封装多为12脚及14脚,单列直插式塑料封装多为9脚、10脚、12脚、14脚及16脚,双列直插式陶瓷封装多为8脚、12脚、14脚、16脚及24脚,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多为8脚、12脚、14脚、16脚、24脚、42脚及48脚。 集成电路的封装外形不同,其引脚排列顺序也不一样。对圆筒形和菱形金属壳封装的集成电路,识别引脚时应面向引脚(正视),由定位标记所对应的引脚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数到底即可,常见的定位标记有突耳、圆孔及引脚不均匀排列等。 对单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识别其引脚时应使引脚向下,面对型号或定位标记,自定位标记对应一侧的头一只引脚数起,依次为①、②、③……脚。这一类集成电路上常用的定位标记为色点、凹坑、小孔、线条、色带、缺角等;有些厂家生产的集成电路,本是同一种芯片,为了便于在印刷电路板上灵活安装,其封装外形有多种。例如,为适合双声道立体声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对称性安装的需要,其引脚排列顺序对称相反。一种按常规排列,即自左向右;另一种则自右向左,对这类集成电路,若封装上设有识别标记,按上述规律不难分清其引脚顺序。但有少数这类器件上没有引脚识别标记,这时应从它的型号上加以区别。若其型号后缀中有一字母R,则表明其引脚顺序为自右向左反向排列。例如,MSll5P与M5115PR、HAl339A与HAl339B、HAl366W与HAl366WR等,前者其引脚排列顺序自左向右为正向排列,后者引脚排列顺序则自右向左为反向排列。 对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识别其引脚时,若引脚向下,即其型号、商标向上,定位标记在左边,则从左下角第1只引脚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①、②、③……脚,如图5—32所示;若引脚向上,即其型号、商标向下,定位标志位于左边,则应从左上角第1只引脚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①、②、③……脚。顺便指出,有个别型号集成电路的引脚,在其对应位置上有缺脚(即无此输出引脚)。对这种型号的集成电路,其引脚编号顺序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