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知识?请说的简单明了.我是外行.

鑫锐电气 2021-12-21 02:25 编辑:admin 297阅读

1.什么是功率因数?如何计算功率因数?
答: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的余弦称为功率因数,用COS∮表示,在数值上等于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或电阻与阻抗之比。
即 COS∮=P/S=P/(U×I)=(I2R)/(U×I)=R/Z
平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有功功率2+无功功率2 )↑1/2=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测量功率因素的仪器--建议选用:日本日置HIOKI 3286-20钳式功率计

2.利用率、负荷率是怎样计算的?
利用率=日平均有功负荷/运行变压器容量×COS∮×100%
负荷率=日平均有功负荷/日最高有功负荷×100%

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
答: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为有功功率。单位瓦(W)或千瓦(KW)。计算式:P=√3 U×I×COS∮
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电感或电容实际上不消耗电能,它只和电源之间能量转换,只是电场能转换为磁场能或磁场能转换为电场能,能量并没有真正的消耗,使能量转换的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单位乏(war)或千乏(kvar)。计算式:Q=√3 U×I×sin∮
视在功率: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或者说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和。单位伏安(VA)或千伏安(KVA)。计算式:
S=√(P2+Q2 )=√3 U*I

4.什么是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
答:相电压:三相电源中星型负载两端的电压称相电压。用UA、UB、UC表示。
相电流:三相电源中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为相电流,用IAB、IBC、ICA表示。
线电压:三相电源中,任意两根导线之间的电压为线电压,用UAB、UBC、UCA表示。
线电流:从电源引出的三根导线中的电流为线电流,用IA、IB、IC表示。

5.三相对称负载接成星型和三角形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有什么关系?
答:三相对称负载接成星型时:(1)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3倍,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2)相电流等于线电流。
三相负载接成三角形时:(1)线电压等于相电压。(2)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3倍,相位滞后对应相电流30°。

6.什么是相位?什么是相位差?
答:在正弦电压的数学式U=Umsin(ωt+ψ)中,(ωt+ψ)是一个角度,表示正弦交流电变化进程的一个量,称为相位。
相位差(相位移),系指两个频率相等的正弦交流电的相位之差,说明两交流电之间在时间上的超前或滞后的关系。

7.什么是相位的超前、滞后、同相、反相?
答:在同一个周期内,一个正弦量比另一个正弦量早些或晚些到达零值(或最大值),前者被称为超前,后者被称为滞后。
如果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同时达到最大值,则这两个正弦量称为同相。
如果两个同频率正弦量同时达到零值,但当一个达到正的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的最大值,则这两个正弦量的相位互差180°, 称为反相。

8.什么是串联谐振?有何危害?
答:在电阻、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XC与感抗XL相等时,即XC=XL,电路中的电压U与电流I的相位相同,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叫串联谐振。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Z=√R2+(XC-XL)2=R,电路中总阻抗最小,电流将达到最大值。
发生谐振时,由于感抗和容抗相等,所以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有效值相等,即:UL=UC。又由于其相位相反,因此这两个电压是相互抵消的。在电容或电感的电压有效值为:UL=UC=XLI0=ω0LIO=ω0LU/R。式中ω0L/R称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它代表电压比。即UC/U或UL/U。
品质因数是衡量谐振电路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如电路中电抗越大,电阻越小,则品质因数越高。因此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值将比外加电压大的多。一般电感、电容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可达几十甚至几百。所以串联谐振又叫电压谐振。在电力系统中,串联谐振将会产生高出电网额定电压数倍的过电压,对电力设备的安全造成很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