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路用电器越多灯电压降低的原因?

鑫锐电气 2022-11-25 15:22 编辑:admin 262阅读

在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由于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并联的用电器越多,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干路电流就越大。

而干路导线也有电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变形可以知道,干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所以干路两端电压增大,所以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减小,电灯两端电压降低。

因为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越多,它们的总电阻就越小,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就越大,在导线上的电压降就增加,所以灯两端的电压就降低,灯的电功率就减少,灯的亮度变暗。比如晚上用电高峰时,灯就发红不亮。所以输电导线用电阻率低的材料比如铜导线,且导线粗些。

并联的用电器越多,

干路中的电流越大

由于导线的电阻,

电流通过导线的电阻时,

由欧姆定律可知,

导线会分掉一部分电压的

所以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就会减低一些的

为什么在并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短路另外一个用电器还会亮?

并联电路的特点,就是各支路电压相等,各支路电流大小不同。220V电路是火线→用电器→零线构成用电回路,各支路并联于火线、零线上,所以各支路都具备用电回路条件,互不相关。因此一支路故障(短路)该路就跳闸断电,但其它支路不受影响,用电器仍可使用。由此而知,家庭电路中所有照明灯、插座都是釆用并联方式。

为什么并联电路只要有一个灯短路整个电路就短路?

在多个电灯并联电路中,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当某一个灯泡发生短路事故时,其回路中的电流迅速增大,电压迅速降低至零,由于并联电路公用相同的电压,造成其他电灯的电压降为零,无法正常发光,导致其他灯泡跟随发生短路事故。这也是并联电路的特点。

为什么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关于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问题,可通过电导的关系加以解释。

根据电阻并联,总电阻写各分电阻的关系:

1/R=1/R1+1/R2+1/R3

电阻的倒数叫做电导,从上式可知,总电导为三个分电导之和,大于其中任意一个电导。

所以,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阻值。

 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比如1k欧,2k欧和10k欧三个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的倒数1/ R=1/1+1/2+1/10=16/10,即R=10/16=5/8k欧。5/8k欧比并联的三个电阻中最小的电阻1k欧还要小。是由并联电路的电阻的性质所决定的。

因为每并联一个电阻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的横截面积是各分电阻的和,当长度、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横截面积大的电阻小,横截面积小的电阻大,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小。

并联的灯泡多时为什么两端的电压会降低?

答:每一个灯泡都可以看成一个小电阻,根据并联电路总电阻的特性可以知道,小电阻并联得越多,总电阻值越小。也就是说,并联的灯泡越多,负载的总电阻越小,而电源的内电阻不变,与负载的联接是串联的,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小,所以在负载两端的电压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