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单支避雷针在地面

鑫锐电气 2023-01-26 19:53 编辑:admin 293阅读

1. 单支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为避雷针高度的

据中国的规范规定,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一个锥体,高度为h的避雷针,其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1.5h;在被保护物高度hx的水平面上,其保护半径rx为:rx=(1.5h-2hx)P。

2. 单避雷针的高度为25米,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为

避雷针的保护半径决定于避雷针所在平面的高度的,其保护范围为以避雷针尖为顶点夹角为90度的圆锥体,所以所在的高度不同,其保护半径是不同的,计算应按所在平面避雷针的高度,避雷针的保护半径就是所在平面高度。

3. 某独立避雷针高26米,则他在离地面高13米处的半径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就其本质而言,避雷针不是避雷,而是利用其高耸空中的有利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受雷击。同时把雷电流泄入大地,起着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的作用。 简单一点说,一级保护是以30米为半径、二级保护是45米为半径、三级保护是60米为半径做弧的保护范围。

计算方法

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与高度(h)有关,以及与所现的滚球半径有关,

D为滚球半径(闪击距离)

第一类建筑物为D=30米

第二类建筑物为D=45米

第三类建筑物为D=60米

保护范围采用规范之计算公式:

Rx=½{h(2hr-h)}-½{hx(2hr-hx)}

其中Rx为避雷针在距离地面hx米处的保护半径(米);

hr为滚球半径,根据建筑物类别取值30、45、60;

hx为被保护物的高度

一般来说,避雷针越高,保护范围就越大,保护效果也越好,但考虑到避雷针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避雷针大多建设在35米-45米之间。

4.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角度为

由于楼高超过hr,所以塔楼必须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对雷达天线的防护,只要计算出避雷针在雷达天线罩顶端和侧面的保护范围即可达到保护的目的。

确定单支避雷针安全保护范围的新方法,是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划分为安全落雷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2部分。当被保护物在避雷针的安全保护范围之内时,落在安全落雷范围内的雷电将击中避雷针。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避雷针高为h,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为1.5hp。

5. 单支避雷针的高度为h,其地面保护高度

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最起码要达到20米左右,而如果周边有高压线,那最起码也要达到38米左右。安装避雷针肯定是要考虑整体的位置,设计肯定要合理,下雨天大家最好不要走进高压杆或者避雷针的区域,危险性比较大,容易触电。

避雷针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用来保护建筑,但避雷针肯定要符合具体的标准,每一个避雷针的类别不一样,具体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在有雷电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地面发生畸变,避雷针的顶端是可以形成集中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引导雷电向避雷针发电,从而就可以直接引流流入大地。

6. 单根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与避雷针的高度无关

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与高度(h)有关,以及与所现的保护半径有关,hr为滚球半径(闪击距离)第一类建筑物为hr=30米第二类建筑物为hr=45米第三类建筑物为hr=60米保护范围采用规范之计算公式:

Rx=½{h(2hr-h)}-½{hx(2hr-hx)}其中Rx为避雷针在距离地面hx米处的保护半径(米);hr为滚球半径,根据建筑物类别取值

30、

45、60;hx为被保护物的高度当避雷针高度大于滚球半径D时,h取值为D

二、提前放电避雷针保护半径的计算方法

(2)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的分类相关条款,对滚球半径hr取值,避雷针相对高度h;

所以保护范围采用公式:

Rp=½{h(2hr-h)+Δt(2hr+Δt)}计算举例计算一类建筑(易燃易爆场所等)35m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计算如下:避雷针高度h=35m;一类建筑物滚球半径hr=30m,被保护建筑物高度hx;根据GB50057中规定:当避雷针高度h大于hr时,在避雷针上取高度等于hr的一点代替单支避雷针针尖作为圆心。此处h=35米,大于hr,h取值hr,30米

7. 单支避雷针的地面保护范围半径是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一个近似锥形空间。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划分为安全落雷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2部分。

当被保护物在避雷针的安全保护范围之内时,落在安全落雷范围内的雷电将击中避雷针。该方法确定的避雷针保护范围明确,无绕击雷害。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众所周知,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击中物体会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防雷是人类同自然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安装避雷针是人们行之有效的防雷措施之一。避雷针由接受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接地极)三部分串联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