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的接地装置(变电所接地装置的选择原则

鑫锐电气 2023-01-18 11:58 编辑:admin 249阅读

1. 变电所接地装置的选择原则

1.安装前对准备工作的检查

  在安装前,应检查进场道路是否畅通,必要时应修建简易运输通道与各安装点连接,施工场地布置应满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同时还应检查施工机具状况,确保机具状态良好。高压设备到达现场前,配电室、电缆沟、基础槽钢应已完全竣工。

  1)、配电室

  配电室:土建单位已经完成配电室的施工,室内装饰装修已全部完工,室内电缆沟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完工,配电室符合移交条件。

  2)、基础:槽钢安放位置要与配电室预留的设备风道相对应,设备离墙的最小距离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设备到达现场:

  3) 、若配电室、基础未建好,设备要有临时存放的位置,且必须做好防雨措施。

  2.安装

  2.1各配电房门窗须严密,房内清洁。

  2.2配电盘安装稳固。盘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牢固。

  2.3盘、柜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盘、柜门,应以软导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2.4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安装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2.5配电盘内布线要横平竖直,螺丝不能有松动,线头接触良好。

  2.6盘内各元件固定可靠无松动,触头无氧化,无毛刺。

  2.7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接线的具体要求:

  2.7.1电气回路的连接(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应牢固可靠。

  2.7.2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2.7.3配线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2.7.4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

  2.7.5每个端子板的每侧接线一般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

  2.8 400伏及以下的二次回路的带电体之间或带电体与接地间,其电气间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9使用于连接可动部位(门上电器、控制台板等)的导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2.9.1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时应有适当余度。

  2.9.2线束应有加强绝缘层(如外套塑料管等)。

  2.9.3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不得松散,断股。

  2.9.4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2.10引进盘、柜内的控制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2.10.1引进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使所接的端子板受到机械应力。

  2.10.2铠装电缆的钢带不应进入盘、柜内;铠装钢带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

  2.10.3用于晶体管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予接地;如不采用屏蔽电缆时,则其备用芯线应有一根接地;

  2.10.4橡胶绝缘芯线应有外套绝缘管保护;

  2.10.5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应留有适当余度。

  2.11在绝缘导线可能遭到油类污蚀的地方,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或采取防油措施。

  2.12配电柜的安全技术要求:

  2.12.1 两路及以上电源供电时,各路电源与联络开关之间应装设联锁装置(受供电部门调度者除外)。

  2.12.2 10千伏室内成套设备的隔离开关和相应的断路器之间应装有联锁装置。

  2.12.3 配电装置的相色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配电装置内各回路相色排列应一致。

  (2)硬母线应涂色,其色别为:a 相黄色;b相绿色;c 相红色;零线黑色。

  (3)软母线应标明相别。

  (4)配电装置间隔内的导线应留有悬挂临时接地线的位置,此处不应涂相色漆。

  2.13端子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13.1端子板应无损坏,固定牢靠,绝缘良好。

  2.13.2端子板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

  2.13.3回路电压超过400伏时,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2. 变电站接地选线装置

接地选线装置,是一种电力行业使用的保护设备。该设备适用于3KV-66KV中性点不接地或中性点经电阻、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选线,用于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发电厂、水电站及化工、采油、冶金、煤炭、铁路等大型厂矿企业的供电系统,能够指示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

3. 简述地铁变电所的接地方式

变电所变压器接地要求:

1)变压器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欧姆,水平接地极不满足时,应增加垂直接地极。

2)接地装置埋设深度不小于 1 米,以满足跨步电压的安全要求。

3)所有电气设备外売和底座均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4)变压器底座、箱变底座应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连接点均不少于 2 处(可在底座两端设置),以使得其可靠接地。

4. 电力工程接地装置选材导则

电力标准

电力标准是电力建设和电能生产、变换、传输、销售、使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和技术管理依据,电力标准大多是强制性标准。

定义

电能生产、传输、销售均在瞬间一次完成,对整个社会生活、生产具有重大影响,所以要求电力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电力标准除少数指明“可参照执行”外,大多是强制性标准。

特点

电力标准大致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修、电力专用设备 4部分内容。根据电力标准内容和强制性程度的不同,分为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其标准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规范、规程、规定、规则、导则、方法、技术条件等。国际性的标准一般为参考性标准。

中国电力标准的制订以行业为主体,但国家已制定出方针,开始从过去的“单位负责编制、部门审批标准”方式,走向由专家和有关各部门选派人员组成全国性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进行组织编制和审查标准的方式。

在电力标准化方面,通常由电力主管部门成立十几个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事部门的专业统一标准化工作。电力建设、电能生产的具体工作是否能达到电力标准,一般由本部门试验研究单位检测鉴定。若交接验收中有争执,由上一级试验研究单位检测鉴定。电力主管部门还成立了十几个部级专业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和检测站,如锅炉、汽机、变压器、高压开关、避雷器等检测站,从事本部门的质量抽查、检测和鉴定工作,并参加全国性质量抽查工作。

国际标准主要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国际电报电话技术咨询委员会标准 CCITT(关于电磁兼容性)等。世界上常被引用的国家标准有美国标准ANSI,德国标准VDE,苏联标准ГΟСΤ,日本标准JEC等。

中国的国家标准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线对通信与信号线危险和干扰影响协议等。

部颁标准有: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电力设备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设计规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500千伏电力系统绝缘配合与接地设计导则等。

5. 变电所接地装置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无论是保护接零,还是保护接地,

接地装置都是头等重要的,它是电气系统保护装置的根本保证,安装和运行中都必须符合接地装置的安全要求。

1)接地装置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可靠,无虚焊假焊。接至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平整并镀锡处理;凡用螺栓连接的部位,应有防松装置,以保持良好接触的长久性。

2)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定:

1)扁钢为其宽度的二倍,且至少有3个棱边焊接。

2)圆钢为其直径的六倍,且应在圆钢的接触部位双面焊接。

3)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六倍,且应在圆钢接触部位的两面焊接。

4)扁钢或圆钢与钢管、扁钢或圆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将扁钢或圆钢弯成弧形或直角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3)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生产用的钢结构架梁及配线用的钢管、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良好的电气通路,在其伸缩缝、接头及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跨接线,金属跨接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要求。

(4)必须保证接地装置全线畅通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得有断裂、接触不良或接触电阻超标的现象。接地装置使用的材料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免折断或裂开,其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见表,大中型发电厂、110kV 及以上的变电所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保护接零的保护线其导电能力,不得低于相线的1/2。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连接,

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于线或接地网连接,以保证导电的连续性及可靠性。大接地短路电流电网的接地装置,应校验其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热稳定性,能否承受短路接地电流转换出来的热量而保证稳定而畅通。

(5)必须保证接地装置不受机械损伤,特别是明设的接地装置要有保护措施。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装置遭受损伤处,均应用钢管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或引出地坪沿墙、沿杆、沿架敷处,均应加装钢管或角钢保护,并涂以15-10O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以 示醒目注意保护。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6)必须保证装置不受有害物的侵蚀,一般均采用镀锌铁件,

凡焊接处均涂以沥青漆防腐,回填土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对腐蚀性较强的土壤,除应将接地线镀锌或镀铜外,还应当增大地线的截面积。因高电阻率土壤的影响而采取化学处理后的土壤,在埋设接地装置时,必须考虑化学物品是否对接地装置有腐蚀作用。

(7)必须保证地下埋设的接地装置与其他物体的允许最小距离。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人口及与墙的距离应大于3m;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一般为250--340mm,接地线与墙壁的间隙为10--15m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为其长度的2倍,水平敷设时的间距一般为5m。接地装置的敷设,应远离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低压接地装置与高压侧的接地装置应有足够大的距离,否则,中间应加沥青隔层。

8)接地线不得串联使用,必须并联使用

(9)接地装置的埋深一般应大于0. 6rn,且位于冻土层以下。

(10)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6. 变电所接地装置的选择原则是

变电站的所有设备都要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叫工作接地,主要作用是加强低压系统电位的稳定性,减轻由于一相接地,高低压短接等原因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

变电站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叫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