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闪器与避雷器(接闪器避雷器消雷器)

鑫锐电气 2023-01-21 03:51 编辑:admin 216阅读

1. 接闪器避雷器消雷器

避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的装置。由安装在高大建筑物顶端的一个金属棒和 用金属线连接的埋在地下的金属板组成,其避雷原理是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 电和地上的电中和。

  

避雷针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它不仅使建筑物有效地躲 避了雷电的袭击,还直接推动了电学的发展。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它使近代科学走进了人们 的日常生活。

  

在中国的汉代就有巫师将一种鱼尾状的瓦饰装在屋顶,用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这 可以看作是避雷针的雏形。

1752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在成功地进行了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之后设想,如果能在高物上 安置一种尖状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

    于是,富兰克林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 高大建筑物的顶端,把铁棒与建筑物用绝缘体隔开,然后将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引入地 下。避雷针由此诞生。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 针针头是尖的,而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

    这样,避雷针上就聚集了大部 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

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

  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 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接地的 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  

避雷针在引雷时,在导体中必然产生强大的瞬间电流,因此,仍会对室内的许多设备、精密 仪器或通讯信号等造成影晌。

  

中国防雷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古塔自身半导体消雷效果的启发下,改进了富兰克林引雷入地 的传统理论。他们根据限流理论,成功研制了形似半球形辐射状的避雷器,将雷电消除在了周 围空间里。  这种利用国际领先技术制成的避雷器,被誉为“中国式的消雷器”。

  这种避雷器,在 引雷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电流较小,不会对室内设备造成损坏,从而提高了避雷效果。

2. 接闪器避雷器消雷器的作用

1)电梯控制箱放置在电梯机房外墙墙角处,此处为防雷引下线位置。电梯控制电路板内存在环形电路,在发生雷电时,屋顶避雷带(接闪器)通过引下线引入直击雷,电路板易被雷电感应,在环形电路内产生瞬态过电压,烧坏电路板。

(2)电梯机房内等电位联结没有做好,电缆线槽间的跨接没有做好,不能有效消除金属间因为雷电感应产生的电位差,从而产生瞬态过电压,烧坏电路板。

3. 避雷针接闪器

接闪杆是防雷规范2010新术语。避雷针是94(2000)旧版术语。

4. 接闪器 避雷器

浪涌保护器和接闪器之间没有区别,就是一个东西的不同叫法而已。

1、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2、接闪器又称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接闪器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的损坏。避雷器中的雷电能量吸收,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

5. 接闪器避雷器消雷器区别

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

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据统计,每秒钟造就1800阵雷雨,伴随600次闪电,其中就有100个炸雷击落地面,造成建筑物。发电、通讯和影视设备的破坏,引起火灾,毙伤人、畜、每年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死亡3000人以上。其中美国每年有将近400人被雷击死,财产损失达2.6亿美元。1996年7月20日,印度东北地区雷雨不断,雷电击中了比哈尔邦的一座校舍,造成15名小学生死亡,多人受伤。雷电还将树下5个人全部烧死。将另外4名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击死。我国也是一个雷电灾害频发的国家。例如。山东临沂地区平均每年约有39人因雷击伤亡。又如,湖南省溆浦县戈竹坪乡山背村是个罕见的雷区,近10多年来曾先后被雷电击死8人,击伤115人(其中重伤24人),还击伤耕牛5头,击死击伤猪50余头,击死鸡、鸭、鹅等家禽450多只。村里变压器也先后5次被雷电击毁,房屋、树木。庄稼和田地被毁数十次,真是令人震惊的数字。又如1996年7月10日,湖北省随州市黄坑体育场内正在踢足球的12名青年集体遭到雷电袭击,当场死亡2人,6名重伤者全身乌紫,昏迷不醒,被送往医院抢救,意识障碍达10多个小时。因此,了解雷电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那么让我们先了解下雷电是怎么形成的呢。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下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物。树木等带有异性电荷。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温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30kv/cm,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与雷鸣。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情况,与各个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及所处的纬度有关。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沿海地区比大陆腹地要多,建筑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雷电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直击雷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直击雷可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令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另外,直击雷的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雷击物,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2.球形雷 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运动速度大约为2m/s。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3.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形式,沿突出物极快地传播。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4.雷电侵入波 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其传播速度为3x108m/s。雷电侵入波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人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属于雷电侵人波造成的雷电事故很多,在低压系统这类事故约占总雷害事故的70% 。既然雷电的威胁如此大,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预防雷电的危害并利用它吗?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方安装避雷线。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的针、线、网、带实际上都只是接闪器。接冈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遭雷击。接闪器截面锈蚀30%以上时应予更换。如果引入线断了或接地装置接触电阻太大,避雷器不仅起不到防雷作用,还能吸引雷电,增加建筑物遭雷击的机会。因此,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应取最短的途径。要尽量避免弯曲,不得用铝线做防雷引下线。要教育孩子不要拉引下线玩。为了防止雷电侵入波沿低电压线路进入室内,低压线路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供电,并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采用架空线供电时,在进户外装设一组低压阀型避雷器或2~3mm的保护间隙,并与绝缘子铁脚一起接地。接地装置可以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并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30Ω。阀型避雷器装在被保护物的引人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上,下端接地。正常时,避雷器的间隙保持绝缘状态,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当因雷击,有高压冲击波沿线路袭来时,避雷器间隙击穿而接地,从而强行切断冲击波,这时进人被保护物的电压仅雷电流通过避雷器及其引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残压。雷电流通过以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绝缘状态,以便系统正常运行。另外,目前世界各国专家都在研究消除雷击的新技术,以提高防雷效率。经过多年努力,发明了一些新型装置。例如,电离防雷装置,放射性同位索避雷针,高脉冲避雷针,激光防雷装置,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等,这些新型的防雷装置效能如何,还要靠实践来验证。其实虽然雷电的威胁大,但并不是不能预防的,而且如果经过合理的改造和利用,雷电还可以为人造福,让我们合理的预防雷电使其不能对我们造成危害,还要合理的利用它让它为人类造福!

6. 消雷器和接闪器

一、接闪器

其中接闪器是专门用来接收直击雷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杆称为避雷针,接闪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接闪的金属带金属网称为避雷带或避雷网。所有接闪器必须接有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良好连接。

接闪器一般用于建筑防雷。在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对于接闪器的用材、制作和安装等技术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规范要求。接闪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就是直接接受直击雷(因为它往往安装在建筑物、铁塔等设施的最高处),将其雷电流通过引下线、接地装置而泄入大地。

二、消雷器

消雷器是一种新型的主动抗雷设备。它由离子化装置、地电吸收装置及连接线组成,其工作机理是金属针状电极的尖端放电原理。当雷云出现在被保护物上方时,将在被保护物周围的大地中感应出大量的与雷云带电极性相反的异性电荷,地电吸收装置将这些异性感应电荷收集起来通过联接线引向针状电极(离子化装置)而发射出去,向雷云方向运动并与其所带电荷中和,使雷电场减弱,从而起到了防雷的效果。实践证明,使用消雷器后可有效地防止雷害的发生,并有取代普通避雷针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