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动机在平衡位置
电动机的平衡位置不能说是横的竖的。它是线圈平面和磁力线垂直的方向就是平衡位置。
2. 电动机在平衡位置时受不受力
你没说清楚是三相失压,还是某一相失压。失压跟负荷性质没有关系,跟漏电也没有关系。失压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接入电度表的电压线某一端松脱或接触不良,当然也不排除电度表坏了(这种概率较低),如果确实是因为偷电造成电度表失去电压另当别论,如果你确实没有偷电行为,你完全不用害怕!单凭失压是不能判断一定是偷电的。
电压不平衡,主要是由于用户各相的用电负荷不平衡造成的,检查一下,你家三相电各相上的负荷情况,做一个统计,计算一下各相上接的用电器,通过各相用电器的总功率对比,就知道了,三相用电,最好尽可能的使三相负荷相差不多。
3. 电动机在平衡位置时的受力
异步电动机电势平衡方程式
1、定子绕组电势平衡方程式
定子绕组接到交流电源上,与电源电压相平衡的电势(压降)包括:
主电势(感应电势):
定子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将会产生旋转的主磁通,同时被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切割,并在其中产生感应电势。
定子绕组感应电势的有效值:E1=4.44f1*N1*Φ1*Kw1
漏磁电势(漏抗压降)
定子漏磁通:仅与定子绕组相匝链。
漏抗压降: E1σ=-jI1*X1σ
电阻压降: R1I1
定子电势平衡方程式:U1=-E1+(R1+jX1σ)I1=-E1+Z1σI1
2、转子绕组的电势及电流
转子绕组的感应电势
转子绕组切割主磁通的转速
主磁通以同步速度旋转
转子以转速n旋转
转子绕组导体切割主磁通的相对转速为(n1-n)=sn1
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的频率:
公式: f2=sf1
结论:由于s很小,转子感应电势频率很低。0.5-3Hz
转子感应电势的有效值
公式:E2S=SE2
感应电势与转差率正比。
对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绕组每相串联匝数,相数计算方法同定子绕组的计算。
对笼型转子来说,由于每个导条中电流相位均不一样,所以,每个导条即为一相,可见相数等于导条数即转子槽数;每相串联匝数为半匝即1/2。
注意转子不动时(s=1)时的感应电势与转子旋转是感应电势的关系。
转子绕组的阻抗
由于转子绕组是闭合的,所以有转子电流流过。同样会产生漏磁电抗压降。
漏抗公式:X2σs=S*X2σ。漏抗也与转差率正比。转速越高,漏抗越小。
考虑到转子绕组的相电阻后:Z2σs=R2+jSX2σ。
转子绕组中的电流
转子绕组短路,转子电压为0,感应电势全部加在转子阻抗上
转子回路方程: E2S=jI2*Z2σs
4. 电动机在平衡位置通电
有以下原因
1、若此时换向器没有和电刷接触好,即该电路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即电动机不可能工作,故即使拨动线圈也不会转动,故错误;
2、启动时,线圈刚好处于平衡位置,线圈中无电流,线圈不受力的作用,但只要轻轻拨动一下,电路中就会有电流,即线圈就会转动,故该答案是正确的;
3、若线圈的轴与轴架间的摩擦力太大,电动机可能被卡住,即使 拨动,由于摩擦力的缘故,其也是无法转动,即该选项错误
5. 电动机在平衡位置通电转不了
电流正常,耐压正常,电压正常。一般电机是没问题的。确认电机类型,是永磁伺服电机么?还是笼式转子交流电机,有变频器或驱动器控制么?电机尾端有制动器么?考虑以下:
1-电机上电后是否有外部负载导致电机堵转,产生嗡嗡的电流声。
2-是否是外部指令给予的0转速指令。
3-是否是电机制动损坏,如果有制动器的话。
4-确认电机类型再去考虑其他问题。
6. 电动机在平衡位置后还会转动吗
一部分线圈受力向上,会向上转动,如果受力方向不改变的话,越过平衡位置,受力还是向上,那么电动机线圈会摆动,最后停留在平衡位置。所以要想持续转动下去,线圈必须在平衡位置时电流方向反向。
7. 电动机在平衡位置时的受力特点
平衡位置,线圈受的力是把线圈向四个方向“拉大”,没有“转动”的力!所以不会转!
一但转起来,到了平衡位置,虽然受的力是起不到转动的作用。但由惯性,它不会在平衡位置停下来,还会向右转过一个小角度,——线框上侧导线在平衡位置的右边。此时“换向器”已经改变了电流的方向。线框上侧导线电流方向从纸面内指向纸面外,依据左手定则,它受的力是向下,所以它会向下动。同理线框下侧的导线受的力是向上,所以它会继续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