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仿真(三相异步电动机仿真文献

鑫锐电气 2022-12-27 14:17 编辑:admin 275阅读

1. 三相异步电动机仿真文献

电工操作证分为高压和低压,作业电压一千伏以上用高压,作业电压一千伏以下用低压。低压操作证需要你到当地的安监局报名。低压操作证需要你到当地的安监局报名。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就是一般的电工基础知识,实践一般是配盘。

低压电工实操考试考试方式为实际操作、仿真模拟操作和口述;

实际试卷是从以上各类考题中各抽取一道实际操作题组成,具体题目有考试系统或考生抽取产生。

考试时间为60分钟,实际考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8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若考题中设置有否决项,否决项未通过,则实操考试不合格。科目1、科目2、科目3、科目4的分值权重分别为20%、40%、20%、20%

实际操作科目共有4个科目、13个内容,分别为以下几种:

1、科目一:安全用具使用(k1),包含电工仪表安全使用(简称K11)、电工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2)和电工安全标示的辨识(简称K13)三个内容;

2、科目二:安全操作技术(k2),包含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接线(简称k21)、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运行的接线及安全操作(简称k22)、单相电能表带照明灯的安装及接线(简称K23)、带熔断器、仪表、电流互感器的电动机运行控制电路接线(简称k24)、导线的连接(简称k25);

3、科目三: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k3),包含判断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职业危害(简称k31)、结合实际工作任务,排除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职业危害(简称k32);

4、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置(k4),包含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简称k4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简称k42)、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简称k43)。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物理模型

1、互感

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2、自感

由于导体本身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建模与仿真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作为驱动设备的,它的运行需要通过轴连接器与机械设备连接在一起。

轴连接器通常是对轮(接手)电机轴与设备轴上的对轮大小一致,通过对轮螺丝把对轮连接在一起,所以安装时必须保证对轮即电机轴与机械设备轴在一条线上,否则就会发生震动损坏设备。调整好后再把电机基础螺丝拧紧即可。

4. 三相异步电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三相交流电是与输电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1873年维也纳国际博览会法国弗泰内,使用2km的导线,把一台用瓦斯发动机拖动的格兰姆直流发电机,和一台转动水泵的电动机连接起来。

1874年,俄国皮罗茨基建立了输送功率为4.5kW的直流输电线路,输送距离一开始是50m,后来增加到1km。然后就开始向高压输电发展了。

一开始是直流输电,但想要传输更远的距离,就必须再提高电压。在当时的条件下,直流输电没条件了:发电机电压受限制、直流没有变压器等等。后来还发生过一场交流、直流输电之争。

可见,从交流输电一开始,并不是三相的。

1832年,人们就发明了单相交流发电机。1876年、1884年、1885年,单相变压器得到了发展。问题在于应用交流电驱动工作机械。

交流感应电动机的出现,与“旋转磁场”这个研究紧密相连。1825年,1879年,1883年都是旋转磁场发展的节点,1885年,弗拉利斯制成了第一台两相感应电动机;1888年他又提出了“利用交流电来产生电动旋转”这一经典论文。

1888年俄国多布罗斯基发明了三相交流制和效率很高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输电的优越性体现出来了。1891年8月25日,第一条三相交流高压输电线投运,总长175km。发电机是230kVA,95V,变压器是200kVA、95/15200,线路末端是两座13800/112V降压变电所。

说到优点:与单相、两相系统比,三相输电系统效率比较高、用铜节省;三相电机的性能、效率和材料利用比单相、两相的好。

三相交流电相位互差120°,任意两相之间的线压相同,使其较之单相交流电有很多优点,它在发电、输配电以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

例如:制造三相发电机、变压器都较制造单相发电机、变压器省材料,而且构造简单、性能优良。又如,用同样材料所制造的三相电机,其容量比单相电机大50%,三相旋转电机的瞬时功率是恒定的,其瞬时转矩也是恒定的,运转就比较平稳;在输送同样功率的情况下,三相输电线较单相输电线,可节省有色金属25%,而且电能损耗较单相输电时少。

使用更多相时会使发电、输配电及用电环节变得复杂,输电线路根数要增加,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也趋于复杂化,增加制造成本;当然大容量设备假定使用四相交流电单从设备制造上也许会更合理,但电网就不同了。

另外三相不平衡已经引起很多问题了,相数多了会不会更困难?

结论:交流电为什么不是四相、五相和六相的?

因为三相的出现后,就把市场霸占了……各种理论全围绕它进行。没人搞多相的了。就是这个原因。

相数越多,就越复杂,从上面能看出来,之所以人们最终选择三相交流电,最主要的原因是应用

5. 三相异步电动机参考文献

门大学问,牵涉到高等数学、高等物理与自动控制,在这里只能简单做下解释: 异步电机之所以称作多变量(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指的是其电压(电流)、频率、磁通还有转速之间相互都有影响,因此准确的说是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这个可以和直流电机做比较。

直流电机动态数学模型只有一个输入变量——电枢电压和一个输出变量——转速。

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是需要对电压(或电流)和频率进行协调控制,因此它有电压(电流)和频率两种独立的输入变量。

在输出变量中,除转速外,磁通也得算一个独立的输出变量。

关于非线性指的是在异步电机中,电流乘以磁通产生转矩,转速乘以磁通得到感应电动势,由于它们都是同时变化的,在数学模型中就含有两个变量的乘积。

这样即使不考虑磁饱和等因素,其数学模型也是非线性的。 总而言之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可以由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组成(具体方程篇幅太大,请参考相关文献)。

6.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仿真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设计及仿真在矢量控制技术出现之前,交流调速系统多为V / f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制技术全面从标量控制转向了矢量控制,采用矢量控

制的交流电机完全可以和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相媲美,甚至超过直流调速系统。

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仿真

不好用。因为家用电220V转380V用变频器根本不靠谱,因为220V单相电源是380V三相电源里面的一相,根本不可能将它变为三相电的。

虽然变频器完全可以将220V的家用电变为380V工业电,用于驱动三相异步电动机。 输出的是可调频率和电压的模拟正弦波三相交流电,不是标准的正弦波,通常只能用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可以通过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来调整电机的转速,不能接在单相负载上使用。

8. 三相异步电机机械特性仿真

这机械特性是通过大量实验得来的

9.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

说明书如下:

1、lnovance变频器节能主要表现在风机、水泵的应用上。为了保证生产的可靠性,各种生产机械在设计配用动力驱动时,都留有一定的富余量。

当电机不能在满负荷下运行时,除达到动力驱动要求外,多余的力矩增加了有功功率的消耗,造成电能的浪费。

2、lnovance变频器的风机、泵类等设备传统的调速方法是通过调节入口或出口的挡板、阀门开度来调节给风量和给水量,其输入功率大,且大量的能源消耗在挡板、阀门的截流过程中。

当使用变频调速时,如果流量要求减小,通过降低泵或风机的转速即可满足要求。

3、电动机使用变频器的作用就是为了调速,并降低启动电流。为了产生可变的电压和频率,该设备首先要把电源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DC),这个过程叫整流。

把直流电(DC)变换为交流电(AC)的装置,其科学术语为“inverter”(逆变器)。

4、一般逆变器是把直流电源逆变为一定的固定频率和一定电压的逆变电源。对于逆变为频率可调、电压可调的逆变器我们称为变频器。变频器输出的波形是模拟正弦波,主要是用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用,又叫变频调速器。

对于主要用在仪器仪表的检测设备中的波形要求较高的可变频率逆变器,要对波形进行整理,可以输出标准的正弦波,叫变频电源。

5、一般变频电源是变频器价格的15--20倍。由于变频器设备中产生变化的电压或频率的主要装置叫“inverter”,故该产品本身就被命名为“inverter”,即:变频器。 6、变频不是到处可以省电,有不少场合用变频并不一定能省电。

作为电子电路,变频器本身也要耗电(约额定功率的3-5%)。一台1.5匹的空调自身耗电算下来也有20-30W,相当于一盏长明灯. 变频器在工频下运行,具有节电功能,是事实。但是他的前提条件是:

7、无功功率不但增加线损和设备的发热,更主要的是功率因数的降低导致电网有功功率的降低,大量的无功电能消耗在线路当中,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使用变频调速装置后,由于变频器内部滤波电容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无功损耗,增加了电网的有功功率。 8、电机硬启动对电网造成严重的冲击,而且还会对电网容量要求过高,启动时产生的大电流和震动时对挡板和阀门的损害极大,对设备、管路的使用寿命极为不利。

而使用变频节能装置后,利用变频器的软启动功能将使启动电流从零开始,最大值也不超过额定电流。 9、变频器可以用在所有带有电动机的机械设备中,电动机在启动时,电流会比额定高5-6倍的,不但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而且消耗较多的电量.系统在设计时在电机选型上会留有一定的余量,电机的速度是固定不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时要以较低或者较高的速度运行,因此进行变频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10. 三相异步电动机模型

三相异步电动机从发明至今有180年的历史,也算是历经沧桑。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现象,最初发现这一原理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到1831年由美国的物理学家亨利设计出了最初的电子式电动机,随后威廉·里奇设计并制造出了第一台能够正常转动的电动机,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直流电动机的最初的模型。

19世纪40年代,俄国科学家对直流电动机进行改进,电磁部分采用了电磁铁的原理,简化了磁感应部分的结构,而终于在1888年,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特斯拉制造出了第一台感应电动机,其结构已经与如今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大同小异了。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如今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结构和功能上已经将它的“父辈们”远远抛在了深厚,电机产品是我们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相信随着需求的不断提升,三项异步电动机也会得到大幅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