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动机装配(异步电动机拆装)

鑫锐电气 2022-12-28 23:33 编辑:admin 289阅读

1. 异步电动机拆装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铁芯和轴分离了处理方法: 检查转子铁芯和轴的磨损程度: (1)轻微的可用电镀法处理。 (2)也可以把轴用车床压整花或用手工整花(仅在铁芯和轴的原来位置),然后制合适的压盘.压架,用千斤顶顶回去

2. 异步电动机拆装实训小结

这是因为当定子施加较高电压时,由于空载转矩较小,电机转速接近同步转速,s很小、转子回路的阻抗Z2很大,转子电流很小可忽略不计,定子上的空载电流主要是励磁电流Im。

随着定子电压U1的降低,起初由于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较硬以及空载转矩较小,因而s变化很小,Z2σ仍较大,空载电流仍可看成是励磁电流Im,而激磁阻抗Zm将随U1的降低引起磁路饱和程度下降而有所增大;空载电流反而降低更多;但是,当U1下降过低时,机械特性变软将会引起s明显增大,Z2σ将变小,转子电流明显增大,开始出现空栽电流随端电压降低反而增大的回升现象。

3. 异步电动机的拆卸

弄清原理再去拆卸,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是由普通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电磁滑差离合器和电气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异步电机作为原动机使用,当它旋转时带动离合器的电枢一起旋转,电气控制装置是提供滑差离合器励磁线圈励磁电流的装置。

4. 异步电动机拆装注意事项

主要有以下几个故障及维修办法:

1、通电后不起动

    a.用万用表测量主绕组,电阻值无穷大,则主绕组断路。

    [原因]引起主绕组断路故障有多种原因,如主绕组引出线折断或由于主绕组线圈线径较细、匝数较多、容易受外力损伤而引起折断;主绕组内部导线绝缘损坏,造成自身短路,电动机通电后,在短路线匝中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导致线圈迅速发热而烧断;主绕组接地,即主绕组与定子铁心或机壳间绝缘破坏而造成通地现象,接地点容易引起导线对地闪络而烧断主绕组。接地原因多见于电动机转子与定子铁心相擦而发热或长期过负载运行,主绕组绝缘物因长久受热而焦脆或主绕组受潮而击穿绝缘,或者因主绕组制造不良而引起。

    [处理]主绕组断路,必须大修或者更换新绕组。

    b.用万用表测量热保护器两接线端,电阻值无穷大,热保护器断路。

    (原因]主绕组温升超过限值,热保护器熔断。

    [处理]排除故障并更换新热保护器。应急时,可将热保护器两接点短路使用。

    c.断电时,用手转动转子轴伸端,有转动困难或卡住现象。

    [原因]电动机处于堵转状态,其原因是有异物进入电动机内、转子轴弯曲、方型罩极电动机定子铁心受外力而产生变形等。

[处理]拆开后端盖,取出转子,清除电动机内的金属屑和异物等;校正转子轴;转子轴跳动量应小于O.04mm;方型定子铁心变形,应通过整形使定子铁心复位,直至转子能轻快转动。

  d.断电时转子能转动,通电时不转。

  (原因]由于转子受单边磁拉力,通电后吸牢不转,其原因是前后端盖固定螺钉受振动而松动,造成前后盖不同轴,使转子歪斜偏心;轴承压板螺钉松动,轴承固定不良,使定转子同轴度超差;轴承夹碎裂或失效,不能压紧轴承,使轴承移位;轴承磨损严重,轴承与转轴配合过松。

    [处理]拧紧松动螺钉,并调正前后端盖及定转子同轴度,使定转子间气隙均匀;应更换新轴承夹,压紧轴承加以固定;凡轴承孔径过大,则应更换合适的轴承,并添加润滑油。

  e.罩极绕组松脱。

  (原因]短路环脱焊或断裂,不能构成闭合线圈,因此对通过短路环部分的磁通起不到延迟其变化作用,形成不了旋转磁场。

    (处理]拆开电动机,将短路环重新焊好。

2、转速低于正常值

  a.测量电动机进线端电压,低于187V。

  [原因]电网电压过低。

  [处理]采用调压器调整电压至额定电压,或避开用电高峰。

  b.用转子断条检查仪测得转子绕组电阻值增大。

    [原因]转子铸铝不良,转子绕组有断条、裂纹、气孔等现象。

  (处理]更换新的转子。

  c.电动机转子转动不灵活。

  (原因]轴承严重缺油,导致电动机转子与轴承由液体摩擦状态变为干摩擦,增大摩擦损耗。

    [处理]清洗轴承,并添加润滑油。

    d.用万用表测量主绕组,电阻值过大。

    (原因)重绕主绕组时,如主绕组导线线径过细或线圈匝数多绕,造成主绕组阻值增大。

    [处理]按原电动机技术数据重新绕制主绕组。

3、运转时噪声过大

  a.转子槽数与定子槽数配合不当,或转子斜槽数值过小,产生频率噪声。

  [原因]设计制造不合理。

  [处理]重新审查槽数配合,并选择合适的转子斜槽值。

  b.用万用表测量主绕组,电阻值过小,引起电磁噪声。

    [原因]重绕主绕组时,线圈匝数少绕,导致磁场饱和。

    [处理]按原主绕组数据,增加线圈匝数。

  c.电动机旋转时,转子轴伸端前后窜动并发出撞击声。

    [原因]转子轴向间隙过大,转子垫片周期性撞击轴承端面。

    (处理)适当增加转子垫片,转子轴向隙保持在0.2~0.5mm之间。

  d.用手捏住转子轴上下扳动,有明显的松动感觉,电动机运转时,产生“骨碌”的响声和其它杂声。

    [原因]电动机长期运行后,轴承磨损严重,轴承和转轴配合间隙过大。

    (处理]更换合适的轴承,并添加润滑油。

  e.电动机运转时发出“梗、梗”的响声。

  (原因]轴承与转轴或轴承与轴承座之间配合不当,安装时强力压装,以及轴承的钢圈本身较脆,拆装方法不合理,造成轴承破[处理]更换合适的轴承。

  f.电动机高速运转时,发出“当当”的连续声。一般刚起动时不易觉察,在运转几分钟

后变得明显。

    (原因]转子铁心与转轴间有不可觉察的轻微松动。

    (处理]采用CH31胶粘剂粘接或更换转子。

  g.电动机运转时,发出振动声。

  [原因]电动机磁分流片松动。

  (处理]拆开电动机,卡紧磁分流片。

5. 异步电动机拆装实训报告

轴径和安装孔尺寸肯定不一样。

Y系列电机

4kw电机轴径:2极、4极是112M-2、112M-4,轴径是28,法兰安装孔直径距离是215,4安装孔尺寸是直径12。

6极是132S-6,轴径38,法兰安装孔距265,4安装孔尺寸是直径12。

8极是160M1-8,轴径42,法兰安装孔距300,4安装孔尺寸是直径15

6. 异步电机拆解

1、先拆下电机的外部接线,并做好标记。

例如,对于异步电动机,应做好与三相电源线对应的标记,对于直流电机,应分别做好并励绕组、电枢绕组等与外部接线对应的标记。

然后,将底脚螺钉松开,把电机与传动机械分开。

2、拆卸电机轴上的带轮或联轴器,有时需要先加一些煤油在带轮的电机轴之间的缝隙中,使之渗透润滑,便于拆卸。

有的轴和轮配合较紧的,还需要对轮迅速加热(同时用湿布包住转轴),才能将轮拆下。 来自:电工技术之家

3、对于装有滚动轴承的电机,应先拆下轴承外盖,再松开端盖的紧固螺钉,并在端盖与机座外壳的接缝处做好标记(前后两个端盖的标记不应相同),将卸下的紧固端盖的螺钉拧入电机端盖上专门设置的两个螺孔中,将端盖顶出。

没有这种螺孔的电机,则只能用錾子(又叫扁铲)和铁锤敲打端盖与机座的接缝处,把端盖从机座上卸下来。如端盖较重,应用起重设备吊住端盖,逐步卸下。

4、拆卸带有电刷的电机时,应将电刷自刷握中取出,对去直流电机,还要将电刷中性线的位置做上标记。

5、抽出转子时,必须注意不要碰伤定子线圈,转子重量不大的,可以用手抽出;重量较大的,就应该用起重设备来吊出

7. 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

先连接电机侧电源线,连接时要紧固牢靠,并将接地线连接在电机的标有PE的接地螺丝上,同样要连接牢固可靠。

第二步将选用的刀闸或断路器切断电源并在下端验电,确保电源已切断,然后电机电源线连接在刀闸或断路装下端,再将接地线与系统地线接好,同样是要求连接牢固可靠。

连接好后,须检查确认无误后,送电试运转,当发现电机运行不正常时(如堵转、缺相),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送电

电机运行正常但反转,应先拉闸切断电源,再调换刀闸或断路器下方两根线,送电后,电机就会正向运行了。

8. 异步电动机拆装方法

Y形接法。电机接线端子上v2 w2 u2短接。另一端v1 w1 u1直接把三相电源接上去了。只有三根线。

Y型接法是将三相电源绕组或负载的一端都接在一起构成中性线,由于均衡的三相电的中性线中电流为零,故也叫零线:三相电源绕组或负载的另一端的引出线,分别为三相电的三个相线。

远程输电时,只使用三根相线,形成三相三线制。到达用户的电路,往往涉及220V和380V两种电压,需三根相线和一根零线,形成三相四线制。用户为避免漏电形成的触电事故,还要添加一根地线,这时就有三根相线,一根零线和一根地线,故也有三相五线制的说法。

9. 异步电动机拆装图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先拆卸前端盖?

答:三相异步电动机先拆前端盖和后端盖没有多大问题,只要能拆卸来,一般先把风叶罩壳拆下,再把风叶拆下来,然后拆端盖,前后端盖先拆后拆都一样,拆端盖最好做好标记,以免装的时候与原来不一样,如现场条件不允许前后倒装,造成麻烦。

10. 异步电动机拆装前的工作

东芝松下门电机拆卸,传统的拆卸方式:冷压。生拉硬拆,这种拆卸方式容易使原本就需要维修电机二次受损。现在推荐使用:高频感应电磁加热的方式对进行电机的热拆热装。电机外壳、定子、转子、轴在高频电磁加热后, 热胀冷缩/过盈配合的原理,完成电机拆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