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装置距离建筑物出入口(防雷接地装置与

鑫锐电气 2023-01-19 03:48 编辑:admin 180阅读

1. 防雷接地装置与人行道距离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  (1) 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和防腐蚀要求与避雷网、避雷带相同。用钢绞线作引下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用有色金属导线做引下线时,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导线。  (2)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并应避免弯曲,经最短途径接地。  (3)采用多条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接地电阻和检查引下线、接地线的连接情况,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高约1.8m处设断接卡。  (4)采用多条引下线时,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至少应有两条引下线,其间距离分别不得大于12m和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周长超过25m或高度超过40m时,也应有两条引下线,其间距离不得大于25m。  (5)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地面以下0.3m至地面以上1.7m的一段引下线应加竹管、角钢或钢管保护。采用角钢或钢管保护时,应与引下线连接起来,以减小通过雷电流时的电抗。  (6)引下线截面锈蚀30% 以上者应予以更换。  (7)防直击雷的 专设引下线距建筑物出入口或者人行道边沿不易小于3米。

2. 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极距离建筑物外墙不小于

栏杆的防雷接地,上海地区一般在30或45米以上做防雷接地,三级防雷超过60米以上部分做接地,为了防止侧击雷,二级防雷超过45米以上部分做接地,一级防雷超过30米以上部分做接地,需要对高层建筑做均压环和外墙门窗要根据各地区的预计雷击次数先确定防雷等级

3. 防雷接地和设备接地距离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

  为降低跨步电压,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网距建筑物入口处及人行道不宜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水平接地极局部埋深不应小于1m;

2.水平接地极局部应包以绝缘物;

3.宜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网上面敷设50-80mm沥青层,其宽度不宜小于接地网两侧各2m。

4. 防雷接地装置与人行道距离多少

不锈钢护栏是会引雷的,这个金属在雷雨天气引雷也是很正常的,只不过是他的引雷的大小的和概率的情况,雷雨天就连树木都有可能引雷,因此这是毫无疑问的。不锈钢护栏引雷,要看你的位置,如果位置很高,如在楼顶,需安装避雷针的效果的引雷也是很容易的,如果在很低矮的人行道影响的概率也不是很大的。

5. 防雷接地装置距离建筑物出入口的距离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米,是为防止避雷针落雷后,产生反击过电压而规定的。 “地中距离”是指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网与变配电站的主接地网间在地下的最近距离。 之所以强调是“地中”,我认为是隐蔽工程完工后,从地表面是看不到二个地网之间距离的,而这句话上句规定“避雷针与变配电设备空间距离不得小于5米”是好检查的,规定“地中距离”就和地上联系起来,将地下地网的布置规定清楚了。

6. 防雷接地装置与人行道距离要求

光伏方阵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高电阻地区(电阻率大于2000Ω·m)最大值应不高于30Ω。

独立接闪器和泄流引下线应与地光伏发电方阵电气设备、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m。

光伏方阵外围接闪针(线)宜设置独立的防雷地网,其他防雷接地宜与站内设施共用地网。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埋设间距宜不小于垂直接地体长度的两倍,受场地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