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施工(防雷接地如何施工)

鑫锐电气 2023-01-19 11:28 编辑:admin 290阅读

1. 防雷接地如何施工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施工工艺及流程要点:

(1)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对接地网施式技术要求,熟悉接地网施工规范。

B、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格和型号,结合工程用量进行接地网用镀锌扁钢、角钢(或铜绞线、铜排、铜棒、铜包钢等)等材料准备;对到达现场材料的规格、质量、外观等进行必要的检查。

C、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焊工及安装人员。

D、机具准备:电焊机、切割机、气焊、接地沟开挖用机械设备或工具等。

(2)接地沟开挖

A、根据主接地网的设计图纸对住接地网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B、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准,且留有一定的裕度。

C、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进行开挖,以便记录完成情况,同时确保现场的文明施工。

(3)垂直接地体加工

A、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长度进行垂直接地体的加工。

B、镀锌角钢作为垂直接地体时,其切割面在设前需进行防腐处理。

C、为了便于垂直接地体按照,垂直接地体的下端部应加工成锥形。

D、为了避免垂直接地体安装时,上部敲击部位的损伤,宜在上端部敲击部位进行相应的加固。

(4)垂直接地体的安装

A、按照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垂直接地体。

B、为了便于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塔接处的焊接,宜在垂直接地体未埋入接地沟之前在垂直体上焊接一段水平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必须预制成弧形或直角形与垂直接地体进行塔接。

C、铜棒、铜包钢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焊接可靠。

D、垂直接地体上端的埋入深度必须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按照结束后在上端敲击部位进行防腐处理。

E、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应大于其长度的2倍,且不应小于5m。

(5)主接地网敷设、焊接

A、接地体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米。

B、接地网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C、钢接地体的塔接应使用接焊。

D、裸铜胶线与铜排接地体的焊接采用热熔焊方法。

(6)主接地网防腐

(7)隐蔽工程验收及接地沟土回填

接地网的某一区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工作。在接地沟回填土前必须经过监理人员验收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工作,同时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

回填土不得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外取土壤不可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8)设备接地安装

A、与设备连接的接地体应采用螺栓塔接,塔接面要求紧密,不得留有缝隙。

B、设备接地体应能使引下线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C、要求两点接地的设备,两根引上接地体应与不同网格的接地网或接地干线连接。

D、电气设备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体与接地网相连,不得在一个接地引线上串接几个电气设备。

E、设备接地的高度、朝向应尽可能一致。

F、集中接地的引上线应做一定的标识,区别于主接地引上线。 G、高压配电间高、低压配电屏柜,静止补偿装置,设备和围栏等门的胶链处应采用软铜线连接,保证接地的良好。

(9)接地标识

A、全所黄绿接地漆的间隔宽度一致,顺序一致。

B、随着接地网规格的增大,接地漆的间隔宽度应做一定的调整。

C、明敷的接地在长度很长时不宜全部进行接地标识。

(10)实验

A、进行工频接地电阻测试。

B、雨后不应立即进行工频接地电阻的测试,测试的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1)质量验收

A、施工图和设计变更,安装及实验记录,隐蔽工程签证,材料的质保材料等。

B、材料规格和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接地可靠。防腐措施完好,标识齐全明显。

2. 基础防雷接地做法大样图

1、防雷接地的焊接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国家规定。如使用圆钢,那么圆钢与圆钢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圆钢直径的6倍。

2、使用扁钢,就要将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不应小于其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3、在接地装置的建构中,需要利用建筑物基础圈梁内(外围)对角的二根主钢筋焊接成环网(主筋小于12的须采用4根主筋),引下线与环网焊成一体。

4、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敲净后,做防腐处理。

5、基础接地工程完工后,在各接地极引出线处作接地电阻测试,要求接地电阻R必须<1欧姆

6、防雷接地在接地体上的接地点与其他接地在接地体上的接地点的距离应大于10m。 7、避雷针的设置规律一般是:最高点与突出点,如屋脊、檐角、平屋面女儿墙角。

3. 防雷接地和电气接地能共用吗

只要接地网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就不会有问题。实际上也是共用一个接地网。现在民用建筑还引入等电位技术,雷击时人体和接地引线电位相等,就像高压带电作业时穿的金属等电位服。

4. 机房防雷接地如何施工

电梯井一般都位于建筑物内部,所以严格地说,不是电梯井的避雷做法,而是电梯井的接地做法。

电梯井接地的具体做法是应将位于电梯井内壁的电梯轨道与建筑的接地系统可靠连接。若将电梯井壁的主钢筋与接地系统连接将使电梯井的接地更为可靠。至于与电梯相关的配电箱、桥架等都必须进行可靠接地。

5. 基础防雷接地如何施工

钢结构房顶的防雷接地做法:

1、防雷接地完全可以利用建筑基础里的钢筋作为接地体,但是必须要将钢筋进行电气贯通焊接起来,并利用房屋柱子里的竖直钢筋做引下线,一直与屋面避雷设施连接。

2、很多要求把钢筋多引一条出来是用来做人工接地的,那是在使用建筑基础本身做接地无法达到规定电阻要求的时候才使用的,而且就算这样做了人工接地,效果要比利用建筑物本身基础做接地体差很多。注意事项:1、将基础钢筋进行良好的电气贯通,至少保证外围一圈是贯通的,跨接的材料推荐使用12MM的圆钢,焊接长度150MM左右。2、引下线平均间距要小于25米,如果房子不大,四角分别有一根引下线就好。

3、每一处引下线推荐使用2根16MM的钢筋或者4根14MM的钢筋。一定保证引下线将接地体和屋面避雷装置连结到一体。

6.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在安装铝合金门窗前,要对门窗洞口尺寸和标高进行复核。

2、铝合金门窗要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进行安装,按照尺寸留洞口,安装后洞口每侧有5mm的间隙。

3、铝合金门窗组合时,拼樘料的尺寸、规格、壁厚要符合设计要求。

4、铝合金推拉门窗扇开关力不能大于100N。

5、铝合金门窗的所有配件要安装牢固,位置端正,使用灵活。

6、铝合金门窗扇要安装牢固,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回弹等现象,推拉门窗扇要有防脱落措施,门窗扇要安装在室内。

7、铝合金下滑道要有泻水孔,以便排水。推拉窗扇上要有止卸块,两侧框要有防撞块,下槽口两端要有橡胶角垫,并用玻璃胶满打。

8、铝合金门窗的抗风性能、抗雨性能要符合国家标准,满足使用要求。

9、门窗构件要连接牢固,最好使用耐腐蚀的填充材料进行填充,使连接部位密封、防水。

10、铝合金门窗框与洞口墻体最好使用柔性的物品进行连接,间隙最好使用矿棉条、玻璃棉毡条分层、发泡聚氨脂填塞,缝隙两侧要预留5-8mm的槽口,用防水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11、最后,铝合金门窗的橡胶密封条或毛毡密封条要完好,不得脱槽。

7. 防雷接地线的标准要求

公司防雷防静电安全规定

第一条 为减少雷电、静电危害,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防雷、防静电

1.石油库防雷、防静电设施、装置等应符合设计规范规定;

2.石油库应绘制防雷、防静电装置平面布置图,建立台帐;

3.石油库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每年进行两次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接地线应做可拆装连接;

4.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当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接地等设共用接地装置时,按最小值考虑,其接地电阻不应不不大于4Ω;

5.铁路装卸油设施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按规范作等电位跨接并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不不大于10Ω;

6.压力储罐不设避雷针(线),罐区不适当装设消雷器;

7.禁止使用塑料桶或绝缘材料制作容器灌装或输送甲、乙类油品;

8.不准使用两种不同导电性能材质制成检尺、测温和采样工具进行作业。使用金属材质时应与罐体跨接,操作时不得猛拉快提;

9.在爆炸危险场合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在爆炸危险场合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10.不准在爆炸危险场合用化纤织物拖擦工具、设备和地面;

11.禁止用压缩空气吹扫甲、乙类油品管道和储罐,禁止使用汽油、苯类等易燃溶剂对设备、器具吹扫和清洗;

12.油罐、罐车等容器内和可燃性液体表面,不容许存在不接地导电性漂浮物;油轮装油时,不准将导体放入油舱内。

13.储存甲、乙、丙A类油品储罐上罐扶梯入口处、泵房门外和装卸作业操作平台扶梯入口处等应设消除人体静电接地装置。

第三条 要防止易燃、可燃液体静电危害,必要消除静电引燃条件:

1、有静电电荷产生。

2、有足以产生引燃性放电静电电荷积聚。

3、有适当火花间隙,使积聚电荷以引燃火花形式放电;

4、在火花间隙中必要有可燃性液体蒸气-空气混合物。

第四条 依照《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防火规范》,对贮存易燃、可燃液体分类如下表所列:

表1

分 类

特 性

0

15℃时蒸气压力(绝)不不大于101KPA(1、0atm)液体

0类以外闪点 28℃如下液体

闪点 28-45℃液体

闪点 45-60℃液体

闪点 60-120℃液体

闪点 120℃以上液体

进入储罐和槽车时对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电阻率等于或少于108 欧姆/米者不受本规定约束。

@中小学同步课件库

第五条 甲、乙类液体进入贮罐和槽车时,初速不得不不大于1米/秒,当入口管浸没200毫米后可提高流速,最高不得超过6米/秒。

甲、乙类液体含水、含杂质以及两种以上油品混送时初流速亦不得超过1米/秒。

甲、乙类液体通过添加抗静电剂,专门静电消除器,报警仪同步具备流速可按6米/秒。

当液体输送管线上装有过滤器时,甲、乙类液体输送自过滤器至装料之间应有30秒缓和时间,如满足不了缓和时间,可配备缓和器和采用其他防静电办法。流速限制见下表。

第六条 贮罐装入易燃,可燃液体时,必要做到:

1、禁止从贮罐上部注入甲、乙类液体;

2、罐内液体必要进行充分脱水后,方可进料;

3、禁止对装过汽油等高挥发性产品油罐切换注入低挥发性油品;

4、在贮罐变更注入油品时,必要进行惰性气体置换,置换后测定空气中油体浓度,使之符合安全规定范畴;

5、对于难以进行惰性气体置换桶、槽等容器,必要严格控制流速和静电接地。

第七条 油品调和规定:

1、禁止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油品调合;

2、丙类油品调合,其中有一种单体组分属于甲、乙类油品时,也不准用压缩空气进行调合;

3、丙A类油品用压缩空气调合时,必要控制风压不不不大于0.343MPa,并注意油品调合温度应控制在低于该油品闪点20℃;

第八条 甲、乙类液体检尺、测温、采样规定:

1、液体进入贮罐,给一定静电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作业,但浮顶罐浮船(盘)已接触油面或装有检尺、检尺井贮罐,不受上述静置时间限制;

2、不准使用两种不同材质(指引电性能不同材质,如金属器具和尼龙绳索)检尺、测温、采样工具进行作业;

3、凡是用金属材质制成测温盒和采样器,必要使用导电性材质绳索,并与罐体进行可靠接地;

4、对固定顶油罐或浮顶油罐在未浮起之前,进行液体测温和测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不不大于0.5米/秒,下落速度不不不大于1米/秒;

5、铁路罐(槽)车和汽罐(槽)车检尺和测温,必要在装完且静置2分钟后进行;

@中小学同步课件库

6、工作人员在检尺、测温和采样前,必要消除人体所带静电;

7、贮罐在收油过程中,会聚积大量静电荷,应逐渐采用自动检尺,测温和采样设备;

第九条 铁路罐(槽)车装卸规定:

1、液体装车鹤管应逐渐采用液下密闭装车设施;

2、铁路罐(槽)车浸没装油速度应满足下式关系:

V D≤0.8

式中V-油品流速,米/ 秒 ;D-输油管径,米。

3、鹤管应插入罐(槽)车底部,距罐(槽)车底部不不不大于200毫米为宜。

第十条 汽车罐(槽)车装卸规定:

1、汽车罐(槽)车在进行装卸作业之前,必要将车体接地;

2、装卸操作完毕,要通过表3规定静置时间,才干进行提高鹤管,拆除接地线等作业;

3、汽车罐车浸没装油速度应满足下式关系:

VD≤0.5

式中V-油品流速,米/ 秒 ;D-输油管径,米。

第十一条 小型容器盛装易燃液体规定:

1、不适当使用绝缘材料桶盛装易燃液体;

2、禁止用绝缘体吊挂容器盛装易燃液体;

3、金属制桶盛装易燃液体前,桶体、漏斗和注油管嘴必要接地;

4、桶罐注油品,宜采用导电胶管(电阻值<10欧姆);

第十二条 为防止人体带静电产生电击或放电,可引起可燃性物质着火,爆炸等事故发生,必要消除人体静电。

第十三条 为使人体所带静电安全地泄漏于大地,在O区爆炸危险场合新建装置一定按规范规定设计、施工、验收。宜将地面做成导电性地面,其电阻率应在10欧姆左右为宜。

贮罐梯子进门处,应在已接地金属扶栏上留出1米长裸金属面,做为手握接地体。

第十四条 防止人体带电,着装时注意:

1、在爆炸危险场合不准穿宜产生静电服装和鞋靴;

2、在爆炸危险场合不准脱衣服、鞋靴、不准梳头;

3、除雨天在积水场合进行作业时穿着橡胶雨衣和高腰胶靴外,均不得在爆炸危险所穿用;

4、人工清洗油罐和洗刷槽车时,必要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雨衣,导电胶靴。

第十五条 清洗设备、器具几不准:

1、不准使用汽油、苯类等易燃溶剂进行设备器具清洗;

@中小学同步课件库

2、使用液体喷洗溶器时,压力不得不不大于0.981MPa;

3、不准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管线清扫;

4、采样器清洗,必要用所要采样同类油品进行清洗,清洗用过和剩余样品不准倒回罐内;

5、在易燃、易爆场合不准使用化纤材质制作拖布、抹布来拖擦物体和地面;

6、不准在一种容器内同步采用人工和机械两种办法清洗。

第十六条 接地是防静电最基本办法,重要是将设备管道等金属导体与大地进行电气上连接,使金属导体上静电泄入大地,使与大地接近同电位,但必要做到:

1、在“接地连接”各导体之间,接触应牢固可靠,保证电气通路完好性;

2、如接地连结系统有断裂点,在从事恢复性工作前,应保证断裂点周边环境内没有易燃、易爆物质;

3、在对接地连接系统维护工作中,应重点检查螺栓紧固接点,及时更换腐蚀了垫片;

4、静电接地系统电阻值应符合本制度规定;

5、每年应对各固定设备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测量,并建立测量数据档案,如果被测设备电阻值不符合规定,及时检修;

6、在能产生静电场合,移动设备(工具)接地线装拆工作应当:

① 在操作或移动之前,将接地线装设好;

② 当操作完了,必要通过规定静置时间,方可拆除接地线;

③ 装拆接地线连接点位置应离开易燃、易爆危险部位,也不应在装卸作业下风向。

7、如对设备、管道等进行局部检修,会导致关于物体静点连接回路断路时,应事先做好暂时性接地,检修后应及时复原,并重新测定接地电阻值。

第十七条 下列场合或状况,必要做静电接地:

1、易燃、易爆危险场合;

2、生产装置上所带有静电会危害生产或人体遭受静电电击时。

第十八条 下列状况不需要另做静电接地:

1、当金属导体已与防雷保护、电气保护接地系统有可靠联接时,就不要另做静电接地;

2、当金属导体间有紧密机械连接,在任何状况下,金属接触面均有足够静电导电性时,可不另做静电跨接。

第十九条 静电接地连接系统总泄漏电阻值应不不不大于10欧姆,接地体接地电阻值应不不不大于100欧姆。

@中小学同步课件库

静电接地连接系统金属(涉及带电金属体自身)已与其他用途接地网共用时,接地电阻值可由其他用途接地规定来拟定。

第二十条 接地连接必要依照下述办法:

1、接地连接支、干线与接地等处,应采用焊接法或用螺栓紧固法相连接;

2、在设备或管道金属体一定位置上设有专用接地连端板,在“端板”与接地支线之间,加挠性跨线用螺栓结实法连接;

3、对移动式设备及工具类可应用电池夹头,鳄式夹钳、专用连接夹头,碟形螺栓等。连接器械与接地支、干线相连接;

4、设备、管道用金属法兰连接时,其接触电阻不不不大于10欧姆,可以以为接触面之间足够静电导电通性,在普通状况下,可不另装跨接线;

5、接地对象不是金属体时,应在接地物上装设紧密结合金属体再进行接地,此种“间接接地处”要避免受机械振动、摩擦和拉压等损害。

第二十一条 设备、管道上静电接地连接点位置选取;

1、不受外力伤害;

2、便于检查维修;

3、便于与接地干线相连;

4、不妨碍操作;

5、不易形成和积聚危险性混合物地方。

对设立供接地用接地连端板规定:

1、设备外壳(涉及设备支座、耳座)裸露而预留出金属表面;

2、设备、管道上金属螺栓连接部位;

3、焊于设备、管道外壳或支座上接地端板(或螺栓)其材质应与被焊母材相似,端板截面应不不大于40×3毫米,设备有保温层,该端板应伸出保温层外60毫米。

第二十二条 对接地干线和接地体详细规定:

1、装置区电气保护接地干线,可作为静电接地干线使用,而设备、管道静电接地线不得运用电气设备专用零线;

2、当没有电气保护接地干线可运用时,应专门设计和安装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

3、静电接地干线在装置内应呈环状布置,不同标高接地干线之间应有两处相连,每一装置区(涉及装卸栈台)相对侧恰当位置至少各设一组独立接地体,并与干线相连接;

4、静电接地干线可接到其他用途接地板上去,但不得与一类防雷保护接地板共用,其间距应符合防雷规范;

5、立设备及室外管道接地点,应依照需要设立接地体;